七日之間。
延安的金明驛、安塞的園林驛、延川的甘穀驛通通遇襲。
府城及三縣的十裡鋪、二十裡鋪、三十裡鋪,全被一把火燒個乾淨。
這火蔓延三縣,直至燒進延川,毀了文安驛與向北的所有急遞鋪才稍稍停止。
延川並不安全。
隻是因為一場大雨,百姓重新回歸務農,才呈現出短暫的一片祥和。
儘管這裡的土地依然光禿禿,可田間勞作的受苦人生活有奔頭。
在陝北,肯在地裡刨食的老百姓就沒有怕辛苦的。
劉承宗的隊伍在掠奪中變得龐大,招募到將近二百個好苗子。
這些人有會騎馬能射箭的驛卒,還有習慣在三刻鐘奔跑十裡地的鋪司兵。
而且還弄到三百多匹馬、六百多頭驢騾。
他沒打擾延川這份寧靜,甚至還做了不少好事。
在南塬、北塬幾個村子,用文安驛得來的糧食為百姓保住一口氣。
在井家溝、火燒窯等地,幫百姓抗稅,就地包圍、收降衙役。
還在縣城南邊的臥虎山花了兩天,給當地百姓挖了條渠。
他不是大善人,做這些事有兩個目的。
一來,是為總結、完善自己的思想。
在乾旱地區與非乾旱地區……劉承宗在小本兒上把非乾旱地區劃去,寫上降雨乾旱地區。
要使用不同的策略。
乾旱地區,可以用武力對抗、散糧招募、破壞縣城、搶掠大戶、攻掠驛鋪等方法,來摧毀朝廷基層力量。
而在降雨乾旱地區,這樣的方法行不通。
隻要百姓看見一絲希望,大多數人都不會把腦袋彆在腰上造反,甚至連放高利貸的大戶,都能得到百姓擁護。
劉承宗在筆記中寫下這樣的話,進一步深思解決辦法。
另一份記憶告訴他,凡事都要一分為二的看待。
這種情況,就需要為百姓做好事,散糧、挑水、趁機抗稅、修渠,哪怕是賊,也要以義賊的麵貌出現在人們眼中。
如此一來,隻要展現出比正常人略高的道德,也能達到摧毀官府基層力量,收獲民心的效果。
因為就算百姓躲過乾旱,躲不過乾旱後的稅吏與衙役,躲過他們,也躲不過要債的狗腿子。
即使運氣好到把這些都躲過,他在哪裡,官軍早晚也會到哪裡來。
乾旱、大戶、官府和官軍。
這套連招兒威力極大,曾把黑龍山的劉舉人打趴下。
劉承宗不信有人能完全擋住。
隻要一招接不住,不是死鬼就是反賊。
至於做好事第二個目的就單純多了。
他要用驛站的馬,換那些富有農民的驢和騾子。
馬實在太能吃了,劉承宗無法承受三百多匹馬帶來的口糧消耗。
兵可以當兒子養,每天吃一斤半就沒人報怨,吃兩斤就高興沒邊兒了。
馬得當祖宗供著,一天五斤算半飽,吃八斤才願意帶你跑。
騾子就舒服多了,吃上兩斤東西,讓乾啥就乾啥。
一匹馬換兩頭騾子對劉承宗來說非常劃算。
很快,整個隊伍實現了人手兩頭騾子,獅子營成了騾子營。
當然,還留了八十多匹馬,除軍官二十餘匹外,剩下的戰馬都撥給善於騎馬的驛卒,組建了一支塘騎隊,用以遮蔽戰場。
騾子營完成全部換裝那天,劉承宗集結了各什的掌令官,讓他們每人撿根短棒子係在腰上。
騾子營第一條命令,除特殊命令與傷病員,任何人行軍不準騎馱畜。
被發現就準備好挨短棒子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