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以馬換人(1 / 2)

頑賊 奪鹿侯 9540 字 9個月前

鑽天峁書院外,整齊的讀書聲自院中傳出。

劉老爺穿藍染立領大襟長衫坐在石亭,神色苦悶地端起長杆煙鬥吃了一口,伴著口鼻噴出煙霧發出歎息:“兵荒馬亂。”

劉承宗侍立一旁,聽陝西數一數二反王頭目的老爹,發出這樣的感歎,隻覺格外諷刺。

或者說鑽天峁本身存在就是諷刺,這的學堂,比過去黑龍山族學的規模還大,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山峁上,有整個大明最大的流賊書院。

但凡是讀過書的劉家後生,都能在這找到一份教書育人的工作,八間開蒙學堂,可供一百六十名學子開蒙。

要不了多久,這幫賊卒子就可以滿口之乎者也的去搶劫了。

楊鼎瑞坐在側麵,用細絨布仔細擦拭玳瑁眼鏡,邊擦邊道:“朝廷命各地奉檄勤王提兵入衛,獅子是怎麼想的?”

劉承宗正看著遠處出神,那邊小十六端茶水走來,跟書院裡傳出讀書聲保持同樣的韻律搖頭晃腦。

他轉過頭道:“先生,我覺得檄文與我無關。”

皇帝再怎麼下詔傳檄,也輪不著他去入衛。

獅子怎麼想,皇帝也不在乎。

小十六過來把茶水放在亭中,被劉承宗揉了揉腦袋。

這小東西的日子過好了,腦袋上短毛長得也好,又黑又亮,身上也乾淨許多,再不見過去滿頭蟣子蛋的模樣。

楊鼎瑞端起茶碗吹了吹,笑道:“檄文與你無關,但延邊五鎮巡撫總兵都當領標營入衛,陝西沒什麼精兵強將了,如今就看你怎麼想。”

他放下茶碗道:“趁勤王軍入衛,南下持鄜州、西出攥慶陽,北麵駐綏德,延安府就安全了,待來年入衛邊軍返回,在延綏大做一場。”

有鄜州在手,才有南下耀州、兵出慶陽的路,而慶陽安全,子午嶺這條由固原向延安進兵的必經之路就握在手中,有個戰略縱深。

耀州地屬關中,那邊幾乎未受旱災影響,綏德州則是真正的北大門,能把延綏鎮邊軍鎖在外麵。

思路挺好,但劉承宗歎了口氣,坐在亭邊問道:“先生,明年還不下雨呢?”

安全、地盤,都建立在能種地的條件下,劉承宗如今隻占領王莊,不是因為那有王莊堡。

堡壘無非看著高興,每天在石頭堡子裡睡醒,能給自己提供一種無與倫比的安全感。

實際上住在石頭堡子裡,和住在紙糊的房子裡沒什麼區彆。

不爭一城一地,則可運動消滅官軍主力;隻盯著一座堡子,那就是給自己尋了一塊堆滿石頭的墳地。

而是因為那在杏子河流域,水流充足水利良好,能種地。

他們表麵上取了朝廷的延安府,實際上能利用的土地還不到半個縣。

地盤都是假的。

隻有旱災是真的。

趁楊鼎瑞與劉向禹沒說話時,劉承宗搶先道:“入衛不會順利,否則我還真想讓楊彥昌帶兵入衛,看看東虜。”

劉承宗用‘看看’這個詞,讓楊鼎瑞和劉向禹麵麵相覷,劉向禹問道:“東虜有什麼好看的?不會順利,又怎麼說?”

劉承宗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另一份記憶裡的大明,就算沒他做出這點微不足道的貢獻,也會在崇禎十七年完蛋。

東虜不一樣,東虜才是他最大的敵人。

他搖搖頭,直接略過父親前一個問題,伸手在石桌上畫著圈道:“我能動的糧食,應該不比各地入衛部隊能動的少,我是真想過讓楊彥昌帶兵入衛,可算來算去,我的隊伍不論如何都會斷糧。”

他用手指蘸著茶水,在石桌上畫出長城沿線的道路方向,點下一座座邊堡,道:“陝西官軍入衛,走邊牆最近最快,從延綏鎮出發是三千裡,固原寧夏四千多,臨洮甘肅六千裡,近得走一個月、慢得走兩個月還到不了。”

劉承宗越說臉上越嚴肅,他是真為朝廷心塞,抬起一根手指道:“三邊五鎮,哪怕一鎮出兵五千,那也是兩萬多人,邊牆的軍堡如能供應六百人一個月頓頓飽食的兵糧,我跟兄長還用回家?”

這就是一道簡單的計算題。

軍堡供不起六百人一個月吃飽,自然也供不起兩萬人吃一天,換句話說這些入衛軍隊,會在兩個月時間裡依次吃光長城沿線所有軍堡的存糧。

前麵有的吃,後麵沒得吃,況且在有的吃和沒得吃之前,還有人家讓不讓他們吃的問題。

這場勤王之戰會打成什麼樣,劉承宗不知道,他相信邊軍的忠誠與素質,即使麵臨再大的困境,也依然會有好漢衝破艱難險阻,在北直隸為皇帝效力,義無反顧與東虜血戰。

烏泱泱的勤王軍擠進京畿,比起逮住東虜血戰,找飯轍更難。

劉承宗用言語在勤王與血戰之間,描繪出一場可怕的死亡行軍之路。

劉向禹和楊鼎瑞沉默了。

劉承宗無力地歎出口氣:“皇帝為啥要傳檄各地勤王呢?他知道個屁!”

皇帝不知道對戍邊將士來說,勤王這個詞意味著大多的榮譽,不知道皇帝在將士心中有多受尊崇。

更不知道,自己一句言語,會給那些忠誠於他的人帶來多大災難。

他也不知道,人要吃飯。

他知道個屁。

劉承宗突然問道:“大、先生,你們覺得,劉承宗這個名字,夠響麼?”

二人不知他怎麼突然問起這個,楊鼎瑞問道:“怎麼了?”

“朝廷勤王軍,行軍路上逃兵不會少,他們不敢歸伍,若知道我,會不會到我這來啊?”

劉承宗用手端著下巴摩擦,看向父親與老師:“我是不是該派人接接他們?”

這其實是個挺異想天開的事。

偏偏仔細想想,好像很有可操作性。

彆管山西的、延綏的還是固原的,至少在這三鎮,邊軍或許都已對劉承宗這個名字有所耳聞。

三鎮各五千人上路,路途遙遠還兵糧不足,每路逃個三五百人不算誇張。

這些逃兵能往哪跑?

要麼占山為王,要麼就到陝北來,尋大頭目投奔。

這些大頭目裡,哪個最得軍心?

算來算去,劉承宗覺得這千把號人,至少該有一半來投奔他吧?

楊鼎瑞先前沒從這個角度考慮問題,這會一想,抬手拍在石桌上,險些把茶杯蓋震掉,道:“獅子,讓楊彥昌跟著吳自勉去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