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平安寧靖(1 / 2)

頑賊 奪鹿侯 3488 字 7個月前

劉承宗沒打算太早去爐霍,囊謙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沒辦≈ap;dash;≈ap;dash;開荒。

他給張元亨做下一戶四川農民給田二百畝的承諾,就是為拉人過來,增加康寧府的漢人。

這自然是因為康寧府僅有區區二十萬百姓,二十萬百姓什麼概念?就隻是旱災來臨前的鄜州和洛川的人口數量,相較於康寧府如此廣袤的土地,這點人口微不足道。

可是話又說回來,整個康寧府目前能種植青稞與蔬菜的土地,目前統計出來隻有不到二十八萬三千餘畝,統計還沒有完成,但大體數目已經固定,即使丈清田畝,劉承宗估計也不會再增加太多。

在這二十八萬餘畝地裡麵,還有三萬多畝地在貴族手裡。

劉承宗認為在平均畝產八十到九十斤的環境下,這份畝產裡包括了種子,再加上貴族盤剝,實際上人均的年口糧可能不足四十斤,這點東西不足以支撐一個人活下去。

但他也非常理解,在魚河堡朝廷一年也給他發不了多少糧食,還不是靠著原始本能活下來了。

這二十萬番民養好了,像他一樣,他們這種習慣於忍饑挨餓的人,是可以乾大事的。

隻不過取決於乾誰了。

在與白利的戰爭中雙方軍隊合力,把宗教與奴隸製度衝了個稀巴爛,在統治這片土地之後,劉承宗才後知後覺,貴族不是傻子。

是個人都知道奴隸製度生產力低下,是個人都知道,多封眾建的貴族製度同樣影響生產力的發展。

但這兩樣法寶,長久以來壓製了這裡的人地矛盾。

當這層遮羞布被扯去,三十萬畝田地和二十萬百姓兩個數據,變得極為可怕。

擺在劉承宗麵前最大的問題是,這三十萬畝土地,就算都分給巴桑的奴隸營,都不足以達成他的期待。

可除了奴隸營,他治下還有十九萬百姓呢。

都攆去當牧民倒是問題也不大,但沒有農耕人口提供的糧食,他連手工業都彆想發展。

劉獅子的另一份記憶對工業有接近偏執的追求,但對他個人來說,發展工業的道路非常清晰,首先農業上要自給自足,且至少有一半的農產品剩餘,這就意味著兩個人可以多養活一個做其他事的人。

多出來的這個人,可以在本地參與商業或手工業,繼而才能去追求工業。

但是在他所處的時代與環境,人均農產品一半剩餘,太奢侈了。

在這套簡單的思維框架裡,擺在劉承宗麵前的問題很簡單,為了長治久安的需要,他要從四川和陝西向西康二府進行移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