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川北災難(1 / 2)

頑賊 奪鹿侯 9134 字 7個月前

八月初三傍晚。

元帥府衙門的桌子上,擺著四隻做工精細裝飾樸素的木盒。

盒子裝滿石灰,封著四位將軍的首級,他們是四川保寧府二郎關守備張應甲、指揮僉事黃朝璽;百丈關守備郭沾辰、指揮使陳中。

同四顆腦袋一齊送來的,還有黃金五百兩與一封來自陝川交界大巴山的聯名信。

信上說,寫信的人叫姚章儒,漢中生員,諢號搖天動,早年隨漢中王大梁起兵,王大梁死後率潰兵避入大巴山,活動於四川東北部的夔州、保寧二府。

如今有兵三萬,分搖天動姚章儒、中鬥星黃龍、整齊王張顯、奪世王王友進、爭天王袁韜、爭世王楊秉允、行十萬呼九思、逼反王劉維明、震天王白蛟龍、黑虎王王高、順天王梁時正、黃鷂子景可勤、小漢王趙多多、小秦王王光興、活閻王馬超十五營。

若大元帥有意接納,他們願做元帥府南下入川的開路先鋒。

劉承宗放下書信,眉頭皺得很重,就見去衙門外送信的樊三郎回來,看他這幅表情,繞到後麵捏著肩膀問道:“這幾個腦袋是誰的?”

“巴山裡的大頭目是早年的漢中賊,信裡說要歸附,能助我入川,殺了川東四個守關將,腦袋送過來,意思多半是怕被小覷。”

劉承宗臉上非常苦惱,這個姚章儒挺會給人添堵,他這邊剛打算非常認真的建號稱王,那邊就送來個聯名信請求歸附,十五個人他媽的十一個王。

而且事情也不太好辦,正兒八經收編,他也出不起正經收編的糧;不走嚴格的收編程序,進四川,究竟是誰幫誰四川站穩腳跟?

畢竟不是早年羅汝才李老豺那會了,浩浩蕩蕩起兵作亂這麼些年,義軍或者說流賊的戰鬥力已經上來了。

更何況三萬這個數對劉承宗來說非常敏感,畢竟他自己養活發糧發餉的戰兵就是三萬,他最知道這隻吞金巨獸的胃口。

除非姚章儒已經事實割據,否則他們的軍紀好不了。

他們也不可能在川東事實割據,若是割據了,送來的信就不是這樣的。

因此劉獅子心裡已經對姚章儒十五營情況有了大概的猜測,他們的兵力應該不假,軍紀不好、在川東川北流竄。

想清楚這些,劉承宗搖搖頭,把這份苦惱甩在腦後,擺手道:“請匠人給首級做四具木身,裝棺槨收斂埋了,棺材錢就從他們送來的金子裡出,埋到西山的曬場下頭。”

他叮囑道:“彆埋東山,四個官軍下去勢單力孤,回頭挨了揍,再半夜跑來求我遷墳可不行。”

樊三郎被他逗得輕笑,這才聽他正色問道:“送信的人來幾天了?”

“四天,兩個人,一個狗頭軍師帶著個少年護兵,老爺安排他們在城外住下了,住的是豪格在時那個院子。”

聽見這個,劉承宗嗤笑一聲,那院子以後就是元帥府指定招待所了。

樊三郎問道:“見見他倆?”

“不急,你那二姐夫不是也來了麼,千裡迢迢跑過來要見我,先見他吧,也在城外住著?”

樊三郎點點頭,不過緊跟著便有些為難道:“還是讓他等著吧,我覺得他有問題。”

二姐夫名叫車才,是山西隰州的老秀才,兵荒馬亂的一路跑到蘭州,最詭異的是還帶了兩個陝西舉人、六個蘭州秀才渡過了黃河,被野狐堡的百總井小六帶進河湟。

不過在承運那就被卡住了,要不是有車才這個說自己要見元帥府樊將軍老秀才,他們這九個人彆說見劉承宗了,連碾伯都過不去。

劉承運多精啊,又是真正紮根地方管理河湟軍民事的大首領官,見多識廣,舉人、秀才那矜持勁兒,他最清楚了。

就彆說蘭州的舉人秀才,單在河湟穀地,戰後留下來的舉人隻有四個、秀才九十二個。

就這麼說吧,但凡沒跑的,那都有沒辦法跑的原因。

有的家裡有不宜遠行的老人、或者自己本身就是老人,仗打起來沒辦法往蘭州逃難,就攜家帶口躲到山上。

還有些躲進山裡的,是對局勢估計錯誤的迷糊蛋。

再有就是兩種,有四十七個秀才是窮苦出身,屬於聽天由命;還有二十四個則是出身跟劉獅子差不多,留下作為代表,幫鄉親父老跟劉賊請命。

尤其後邊這二十四個人,行為模式是驚人的相同,都是早在劉承宗率軍挺進河湟占據西寧衛,他們就在鄉裡提議捐資修堡,河湟大戰護著鄉鄰進堡避難,甚至不少人都做好了隻要被搶掠就決一死戰的打算。

結果元帥府的軍隊壓根沒搭理他們,打完五鎮聯軍就把河湟傳檄而定了,他們蹲在堡裡不知如何是好,劉承運就把痘醫派過來,先是讓他們出堡,百姓不出,就把痘醫放進堡裡。

一點點試探著,他們就又回家種地。

即便到現在,這些人留下的原因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跟元帥府都沒有多少互信基礎,人們都很合作,在各鄉保當個農學博士、有事了作為鄉裡代表,這沒問題;但要說元帥府要啟用他們做官,他們就得逃到山裡去。

劉承運從來不逼他們,儘管他不是秀才,卻在身邊守著秀才和舉人,他了解這種的心態。

有功名在身的秀才舉人,可能有不聰明的、有不識時務的、有運氣不好的,但絕對沒有傻子。

百姓遇到個兵災旱災,跟著起兵賣命屬於改變命運,最壞的情況是丟了命;哪怕失敗了,隻要能保住命,撐死被官府攢裡並甲,過的日子還和以前一樣,沒準還能分個地。

功名在身的,不怕一時落魄,隻求有口飯吃渾天度日,沒走到絕路上,很少會有人會去求虛無縹緲的富貴,想的都是穩穩當當熬過去,等局勢穩定。

熬過去,秀才還是秀才,舉人還是舉人,知識就是力量。

突然竄出來幾個蘭州的舉人和秀才,說要投奔元帥府……也就隻有草寇出身的首領才會信了這種鬼話。

隻不過車才說他是山西樊家山樊將軍的同鄉,承運覺得把他們看嚴實點擱到新城也沒事,反正他二哥戒心一向很強,就連邊軍頭子楊耀王文秀投奔,還得問上一句驍將宋守真呢。

彆管有啥小伎倆,承運相信這幾個舉子秀才耍心眼子不是他二哥對手。

相反是送過來,還能看一出好戲呢。

這出好戲就在於,車才口中所說這個樊三郎將軍,是個男的,援遼邊軍老兵,胳膊比車才腿粗,開百斤強弓一個打八個那種。

見麵倆人都傻眼了。

車才是聽說元帥府有個樊三郎將軍,他想找的也是樊家山的樊三郎,卻沒想到見到的是杜巧兒;杜巧兒以為是樊家山還有活口,卻沒料到見了麵,居然是二姐做了三天妾的車老爺。

他鄉遇故知,本就是很值得開心的事,更何況兩個相鄰村莊的幸存者在遙遠的青海相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