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政治是博弈,戰爭是工具,使用一件工具是行為,行為就有其目的,因此戰爭的勝利就隻有一種方式——達成目的。
至於傷亡、損失、殺敵,一切的數目,都隻是把戰爭結果量化以供直觀參考的表象。
在這場戰鬥中,高應登不知道鎮夷軍發兵南下的目的是什麼,但總歸鎮夷軍的目的絕不是跑不過挨頓錘退回去。
現在唐通沒被殲滅、沒有撤退、成功引誘敵人來戰,那毫無疑問衝突的勝利者就是唐通。
就算唐通的千總部隻剩下一個人,明軍這支軍隊隻死了一個人,輸掉戰鬥的也是明軍。
既然他們輸了,士氣就必然受到影響,更何況在正麵以雙倍兵力都沒能達成目的,他們就已經是驚弓之鳥了。
隻要他們看見元帥府援軍抵達戰場——高應登心想,大元帥交給他的命令,可以輕而易舉地被達成了。
偏偏就在此時,散布在外圍的塘騎帶來局勢有變的消息:“將軍,高台敵軍兵分兩路傾巢而出,一路在南,一路在西。”
靠塘兵旗幟交替傳回的一捷沒有兩路分兵的具體數目,但高應登對高台敵軍數量心裡有數,那有六千到一萬明軍,絕不是他能獨立對付的數目。
即使在劉承宗的誘敵之策裡,也沒有把那支軍團傾巢而出計入考慮……這本身就是非常離譜的事,敵軍費儘心機修建營壘,怎麼可能全數從工事中出來呢?
塘兵的一捷不會出錯。
一捷確實準確率不高,但那是針對長距離的複雜情報,這種僅有敵軍動向不包含準確數量的簡單情報,而且傳遞距離還近,出錯很難。
兩路敵軍,自北向南的是想接應戰敗的鎮夷軍,這個高應登很容易推測;而自東向西那路,看上去是試圖封鎖高應登的退路,也很容易理解。
但這事不對。
高應登進軍的腳步停住了,他一麵讓塘兵把情報給後方的劉承宗送過去,一麵暗自思慮敵軍傾巢而出的原因。
他是誘敵的,本身唐通就是在塘騎遮蔽外行軍,雙方開戰後他的位置也為敵軍塘騎探明,李鴻嗣試圖集結兵力消滅他,似乎可以理解。
可問題出在,明軍掌握的元帥軍動向,不應該隻有他,還應該有統率蒙古兵在黑河上遊築壩的莫與京。
高應登心想,他們把自己圍個水泄不通,卻把高台修築的工事扔給莫與京?這解釋不通。
想到這,他對塘兵下令道:“把消息告訴唐千總,並向東鋪開,觀望高台,他們應該有援軍過來了。”
如今的戰場形勢,成了幾個以唐通部為中心的半圓,唐通北邊是撤退的鎮夷軍,鎮夷軍北邊是試圖截擊的高應登,而高應登實際上也被李鴻嗣包圍了。
好在有塘騎料敵於先的幫助,讓高應登對自身所處的條件有充分了解。
擺在他麵前的問題隻有一個,有限的時間內,從殲滅鎮夷軍、彙合唐通、逃出包圍圈等幾個選擇中,挑選到最優解。
他首先放棄的就是殲滅鎮夷軍,沒有時間讓他收降、打掃戰場或把近兩千軍隊徹底殺死,否則就會失去逃出包圍圈的機會。
而逃出包圍圈的機會有兩個,第一是舍棄唐通部,轉頭向西,則有可能會跟那支西進明軍撞上,有很大機會能跑到跟劉承宗彙合。
第二則是彙合唐通,但那樣再向西就晚了一步,必須強衝明軍,或者從包圍圈唯一沒有閉合的方向,東邊跑,而那邊則可能撞上正從甘州諸衛趕來的敵軍。
沒有萬全之策。
就在這節骨眼上,收到情報的唐通居然給高應登傳信,讓他彆管自己,直接往西撤。
高應登攥著書信愣了片刻,他頭一次覺得這個從官軍那邊過來的降將,居然不單仗打得好,還非常有情有義。
不過其實這並不是唐通為友軍考慮,恰恰相反,他是怕等待高應登救援,拖了他的後腿。
麵對這種局勢,唐通和高應登一樣,表麵上有很多選擇,實際上最優解隻有一個。
他想過投降,不過儘管身處包圍圈最內側,己方包括高應登營內的軍隊都是凶多吉少,可是在大戰場範圍,他們被包圍恰恰說明了大元帥的誘敵成功。
明軍會這麼做,唐通認為肯定是東邊的援軍過來了,高台駱駝城很快就會有新的守軍進駐,才能讓李鴻嗣騰出手來傾巢而出。
而李鴻嗣沒有等待兩軍彙合就率先南下,顯然是劉承宗誘敵計劃收獲頗豐的巨大成功……本來就想引誘一部,削弱工事防守兵力,現在上萬軍隊傾巢而出,甘肅勢均力敵的局麵很快就會隨著一場戰鬥被打破。
這意味著投降明軍不是明智之選,那麼剩下的選擇就是偽降、彙合高應登突圍以及獨自突圍。
一方麵唐通並不認為高應登一定會來救自己,另一方麵,就算高應登來救,在唐通看來也是耽誤時間,到時候合兵一處誰都跑不出去。
其實是唐通想丟下高應登,因為高應登的目標更大、兵力更多,行軍速度顯然更慢。
他們兩支軍隊都往西走,唐通不用比明軍跑得快,隻要比高應登快就行了,被明軍截住的肯定是高應登,而他可以率軍和劉承宗順利彙合,甚至還能轉頭參與解救高應登的戰役。
萬萬沒想到,高應登對他的書信十分感動,直接放棄了向西撤退的選擇,打定主意,先彙合唐通,再向包圍圈東邊的缺口突圍。
傳令兵在戈壁上騎著快馬噠噠噠就過來了:“唐千總,高將軍命你速速收攏兵馬,向西北進軍,他讓你放心,元帥府不會丟下任何部下。”
唐通光想抽自己倆大嘴巴子。
不傳信高應登沒準還真不來救他,傳封信倒好,命令來了,他自己帶兵跑去找劉承宗屬於抗命。
半個時辰後,收攏兵馬向西北進軍的唐通就看見了有情有義的高應登。
高應登手裡還拿著一封信,見麵就遞給了唐通,那上麵清清楚楚寫著來自中軍的情報:塘騎部已經探明,高台駱駝城一個明軍滿編四千人車營正在西進,企圖抄掉你營後路。
高應登笑眯眯對唐通道:“走吧,西邊是啃不下來的車營,我們東進……接下來戰場是大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