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新的格局【求追讀】(2 / 2)

“大王便能有充足的時間重建中原諸州郡的秩序,休養生息恢複實力。”

“而我方亦能繼續爭奪荊州,扼控長江上遊,佑江東之地的安危。”

“此舉於兩家而言,豈不是各取所需,合則兩利乎?”

一席洋洋灑灑的話語吐落,韓綜滿懷自信之色的將自家論點和盤托出。

此言一出,令帳內兩側文武諸眾無不是各自點頭附和著。

諸人大都覺得眼前吳使所言不錯。

曹操聞訊,亦是轉身不斷徘徊走動起來。

半響後,他才重新看向吳使的身影,麵上多了數分笑容,眼神中浮著數分崇敬之色,拱手道:

“先生大才,孤敬佩之!”

說罷,他迅速回應著,“請先生折返轉告孫討逆,孤表奏朝廷敕封其為驃騎將軍,持假節兼領荊州牧,封南昌侯。”

“望貴軍能夠儘快攻略江南之地,共討關羽。”

此王命一出,韓綜頓時神情振奮起來,連忙作揖拜道:“在下替吳侯多謝大王的恩德。”

“隻要大王派兵協助,我軍定會繼續討伐關羽報與曹公。”

一語落的,他也言辭鑿鑿的予以表態道。

這事也容不得他不高興,原本隻是北上勸說曹氏出兵南下協助夾擊關羽軍團,卻不料事情超額完成了。

自家主公得了曹操名正言順的敕封。

須知,先前的孫權雖提領江東之地官職卻低微得可憐,隻是區區一雜號將軍以及擅自繼承了兄長孫策吳侯的侯爵。

但現在,卻得曹操以朝廷名義冊封了驃騎將軍兼假節提領荊州牧。

那接下來繼續開啟荊州爭奪的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

有了名正言順的名頭,他們就能高舉奉漢庭之命收複荊州諸郡。

“那就還請大王儘早提兵南下協助我軍的戰事了。”

“軍情緊急,容在下先行告退回返向驃騎將軍稟告這事。”

韓綜執手快速辭行,並在臨行前領了加蓋了玉璽的表文後原路回返。

等待吳使離去後,王帳內也重新趨於了平靜之中。

魏王曹操折返回主位緩緩坐定。

下一秒,就見兩側諸將麵上再度浮現著求戰之意,各自不約而同的請戰道。

率先請戰的將領身形魁梧,麵若朗星,一位身長八尺的中年將領。

“大王,末將率部沿合肥支援而來,尚還寸功未立,此番便由遼攜眾南下攻伐正在封鎖漢水,控製漢南之地的關羽所部吧?”

一語頗為擲地有聲的吐落下來。

曹操瞧見張遼滿腔戰意昂然,尚還沒有下令,就見一側的徐晃,曹仁,趙儼等將紛紛拱手請戰道。

他一時麵上不由浮現著思索之色。

王帳短暫的陷入了靜默不語中。

隻見曹操遂緩緩起身走到掛在屏風上的輿圖前眉宇緊皺,目光緊鎖。

似是觀察了半響,曹操心下主意已定,才重新將目光移向前方,掃視著兩側早已耐不住寂寞的眾將。

“曹仁,徐晃聽令,孤命汝二人接下來加緊打造船閥,然後提領十二營精銳兵馬合一萬二千人再度沿樊城渡江與襄陽城內的呂常部裡應外合攻擊關羽軍大營。”

“喏,”

軍令傳下,曹仁、徐晃神色鄭重,先行拱手領命退去準備。

安排了第一軍團後,曹操眼神飛轉,又看向左側,高聲下令道:

“趙儼,張遼聽令,命汝二人即日起攜舊部沿弋陽南下章陵郡,從水路進駐江夏北岸協助文聘所部對攻取夏口的荊州水師形成威脅之勢。”

“遵命,”

指令傳下,張遼,趙儼亦快速拱手領命道。

曹操稍作思索,目光緊緊的凝視二將,鄭重叮囑道:

“二位切記,隻屯兵江上以壯聲勢響應即可,萬不可與江東水師大敗荊州軍。”

“大王放心。”

“末將知曉丞相用意,定不會令吳人漁翁得利。”

張遼,趙儼聞訊,神情都十分的嚴肅拱手回應著。

曹操之意,他們又如何不明白?

目前吳人戰局不利,己方不能坐視不理。

要不然一旦荊州軍反破吳兵令其損失慘重,那關羽重整旗鼓後就會持續向漢水北岸的土地施壓。

但同時他們協助吳人也須掌握好分寸,既不能令吳兵折損過大,亦不能讓荊州軍大敗。

概因曹軍缺乏水師戰船,這兩家無論誰在江南之地掌控大局都能夠席卷荊州全境,自家沒辦法插足。

故而,從中掌握孫劉相爭的平衡點至關重要。

簡明扼要就是,誰處於劣勢就要協助誰。

二將領命離去後,右側的董昭麵露嚴肅之色,拱手問詢道:

“大王既然擔憂我方相助會令孫氏重新扭轉頹勢,全據荊州之地,那為何還要以朝廷名義冊封孫權呢?”

一語落的,曹操眯眼笑著道,“孫劉聯盟持續了十餘載,雖現今因荊州一事而反目成仇。”

“但難保不知何時兩家就會又重歸於好,攜手抗衡於我方。”

“孤此番加封孫權為荊州牧,並授予其假節提領荊州之地。”

“那兩家縱然日後再度聯合,但間隙已生,就會時刻互相提防而無法做到真正的齊心協力。”

“舍一官職換取兩家仇視,此十分值得!”

一席話語洋洋灑灑落下,曹操向王帳內如實托出。

以董昭為首的文武眾臣紛紛滿懷敬佩之色,拱手拜道:

“大王遠謀,吾等不及也!”

這一道政令實施,也的確令眾臣頗為敬服。

這才是奉天子以討不臣最精髓的用法啊!

看似加封孫權為荊州牧並未有何作用,可卻明裡暗裡的將孫劉兩家從政治上產生了仇怨。

從此過後,雙方就會不斷因荊州而不斷交鋒。

如此,自家就能時刻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

而當曹、孫聯盟已成,也預示著天下進入了新的格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