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過段時間,我們就需要出售人口換取資金了,很多人都盯上了我們這塊肥肉。將多餘的人口賠償給李察子爵,加上一部分糧食,應該能讓李察子爵滿意了。”
“因斯叔叔,這件事非常緊急,你馬上去哈蘭德領,同李察子爵談一談。我們的底線是六萬農奴,加上兩萬噸糧食。以這個代價,同哈蘭德家族簽訂一個長久的和平契約,這個契約李察子爵。蘇菲亞男爵都要簽名。”
拿到了談判條件,因斯來到了哈蘭德領,被晾了幾天後,終於見到了李察。
因斯已經是七十多歲,城府已經非常深。儘管被晾了幾天,見到李察後依舊謙卑客氣,仿佛是一個普通的和氣老人。
但是這樣的人往往有很多副麵孔。勇武、殘忍、蠻橫、狡猾、謙卑都是貴族的不同麵孔,遇到不同的人,他們就會拿出一副合適的麵孔。
能在北疆生存下來的貴族,必然有過人之處的。
因斯表現得越好,李察反而對他防備幾分。
“李察子爵,我們西塞家族徹底認輸了,希望哈蘭德家族能放我們一馬,饒過我們的性命。我們願意賠償哈蘭德家族的損失。但是五十萬金幣的數量太多了,希望李察子爵能稍微減少一些,您是一個寬宏大度的人,就可憐可憐我們吧!”
儘管因斯姿態放得很低,一個年紀超過八十多歲的老人,低三下四的向李察哀求,讓人看了會動惻隱之心。
但是聽了因斯的這番話,李察沒有直接表明態度,他的靈魂並不是二十來歲的小年輕。
前後兩世的經曆,李察的心理年齡超過五十歲。因斯在他麵前是這樣一副麵孔,在西塞家族的農奴眼中,恐怕是另外一副麵孔。
在李察的心中,哈蘭德家族的利益一定要有保證。
見因斯不再哀求,李察果斷的說道:“西塞家族可以用物資抵充。反正你們家的耕田已經不夠用了,養不活十萬農奴。而哈蘭德家族的人口遠遠不夠用。如果西塞家族將十萬農奴劃過來,我就原諒你們。”
“如果將十萬農奴都送給李察子爵,我們西塞家族將失去貴族身份了。一半的農奴,五萬人口可不可以?我們願意承諾,不會派遣間諜進入哈蘭德領地。這個條件,可以寫在契約中。”
聽了因斯這番話,李察頓時陷入權衡中。
他之所以表現得不依不饒,就是想打垮西塞家族,將西塞家族人口並入哈蘭德領地中。
若是能不通過戰爭,就吞下這塊肥肉,對哈蘭德領地來說當然是好事情。
如果逼得太狠,西塞家族會拚命籌措金幣,然後用這筆金幣購買各種戰爭資源,戰爭拖延的時間長了,對哈蘭德家族來說並不是好事情。
將西塞家族逼到山窮水儘,好處未必能落在哈蘭德領地中。
權衡利弊之後,李察還是決定答應西塞家族的要求。
因為不擅長討價還價,李察將討價還價交給了海登。
海登與因斯談了五六天,卻沒有摸清楚西塞家族的底線。
相比經驗豐富的因斯,海登畢竟還年輕,反倒是將哈蘭德家族的底線暴露給了西塞家族。
通過十來天的談判,哈蘭德家族從西塞家族手裡要來了五萬六千人口,糧食一萬噸。
達成了契約之後,李察、蘇菲亞紛紛在契約上簽下了大名。隻要他們兩個人活著,哈蘭德家族基本上不會對西塞家族動兵了。
這個不平等契約簽訂後,李察通過哈蘭德家族的商業渠道,向四周傳播,希望用這種方法,傳播哈蘭德家族的威名。
對一個貴族來說,隻要有個不好招惹的名聲,就能避免很多麻煩,避免一些競爭。
不管是好名還是惡名,對貴族來說都有作用。
從西塞家族領地遷來了五萬六千人口,到了今年十二月份,完成了領地人口統計之後,李察發現哈蘭德領地已經有了二十萬兩千五百多人。
因為新遷來五萬六千人口,西塞家族賠償的糧食不夠吃了,李察隻能將存在黑河堡貨站的糧食運輸回哈蘭德領地中。
這一批人口,大部分都被李察安置在新領地中。
尤其是格雷福森城堡附近,將會是明年重點經營的地區。
格雷福森城堡附近有大片的平地,農業條件還超過了沼澤盆地,這裡如果開發完成,將會是一塊不亞於黑河堡的領地,足以養活幾十萬人。
此外李察還準備在沼澤盆地安排一部分人口。
開發沼澤非常困難,需要先將水排乾,然後將低窪處填滿,然後建立大量的溝渠、水庫,將水域疏通。
北方地區氣溫較低,蚊蟲數量比較少,沒有多少疫病,開發沼澤地區不需要大量的死人。
到了氣溫濕熱,疫病流行的地區,開發沼澤、叢林,每前進一點都要大規模死人。
李察知道的曆史上,二戰時的日本人,開發東南亞熱帶島嶼,每年的死亡率都高達百分之二十多。
荷蘭人等歐洲殖民者開發東南亞殖民地,每年的死亡率超過了百分之三十,持續開發了二百年,有了奎寧才將死亡率降下來。
鄭成功開發台灣島,死亡率同樣很感人,就連這位戰功赫赫的國姓爺,同樣死於惡名遠播的台灣瘧疾中。
幸好哈蘭德領地處於北疆,氣溫比較低,氣候比較類似東三省,沒什麼惡性瘧疾流行。
春秋季節氣溫不高,很少有蚊子活動。夏季的時候李察也會根據氣候安排適宜的工作。減少蚊蟲的叮咬,應該不會大規模死人。
與西塞家族簽訂契約,交接人口後,時間進入了十月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