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岸聯合王國用力最猛,出動了五十萬大軍,依舊分成三個方麵軍。
海上一路擁兵十六萬,沿著奧拉姆河逆流而上,同東部四侯爵聯軍作戰。
最近這些年,隨著格蘭特王國大發展,東部四侯爵的實力增強了不少,不僅分出很多支係,還掠奪了大量的農奴,開墾了不少荒田。
隨著人口、糧食增加,四侯爵軍事力量也擴充了一些,加起來共有貴族聯軍十二萬。
這十二萬貴族聯軍雖然打不退東海岸十六萬大軍,卻能勉強穩住戰線,這一次沒有向格蘭特王室求援。
除了海上一路之外,東海岸聯合王國抽調了十二個軍團,攻擊格蘭特王國的保盧斯、紮克利、馬塞爾、夏洛特四個相鄰的伯爵。
用兵的主要方向位於安道爾山脈,明顯想要收複失地,奪回安道爾山脈南方的重要據點。
前線四伯爵兵力吃緊,立刻向後方求援。
威廉、溫布爾、斯蒂文三伯爵收到求援信後,立刻傾巢而出,在威廉的指揮下屯兵馬拉河沿岸,威脅東海岸聯合王國腹地,逼迫東海岸聯合王國分兵,順便支援前線的四位伯爵。
這一處戰場,格蘭特王國七位伯爵共有士兵十五萬,東海岸一邊則擁有大軍二十四萬。不過格蘭特王國占據了地利,可以勉強維持局麵。
東海岸王國最後一路西路軍擁兵二十萬,直逼王室南部直轄領地,同格蘭特王國最精銳的北境、灰熊、鐵獅、狂獅四軍團作戰。
這一路格蘭特王國兵力最少,隻有不到十萬,但是北境四軍團勇猛善戰,同東海岸二十萬大軍交手都遊刃有餘,輕鬆將敵人擋在馬拉河以南。
東海岸聯合王國傾巢而出,德隆王國也在拚命動員。最近三年安東國王幾乎都待在軍中,親自到一線訓練士兵,德隆王國軍隊經過幾次改革裁汰,將軍隊規模減少到三十萬,但是這三十萬軍隊麵貌煥然一新,戰鬥力超過了以前百萬大軍。
這三十萬大軍壓上來,即使福克斯、愛德華,吉斯三公爵沿河駐守,依舊承擔不住壓力,開始向格蘭特王室求援。王室抽調了四個近衛軍團、八萬大軍南下,配合福克斯三公爵十二萬大軍,才勉強守住馬拉河北岸。
三國聯軍的主力依舊是萊恩王國,這一次萊恩王國出動了六十萬大軍,氣勢洶洶的殺向了格蘭特王國西邊。
首先是北路軍,萊恩王國依舊以萊納斯家族傳奇騎士霍爾丹為先鋒,帶著十萬大軍沿著銀狼山脈向東推進。喬納森大公則帶著兩個軍團,加上北部貴族聯軍四萬人阻擋敵人。
這一路喬納森公爵總兵力八萬,雖然比敵人少一些,但是內線作戰,相對來說勝算更高一些。
萊恩王國中路軍大約二十萬人,沿著奧拉姆河攻打斯塔尼克大公國腹心。
格蘭特王國負責這個方麵的指揮官是喬納森大公的長子麥克米倫,他帶著喬納森家族兩個軍團加上斯塔尼克四大公爵八萬大軍,卻擋不住萊恩王國的推進。
短短二十幾天,連續向後方發出了七封求援信。
無奈之下,約克公爵帶著三個軍團進駐斯塔尼克大公國,才擋住了這個方向的敵人。
南方馬拉河流域,萊恩王國投入了重兵三十萬大軍。
這個方向的守軍數量不少,包括駐守菲利普伯爵領的哈蘭德領第四軍團兩萬餘人,二線輔兵六千人,格蘭特王室也有兩個近衛軍團駐紮在諾維娜,坎帕兩個行省。光是邊境線就有六萬精銳,兩萬輔兵。
此外戰爭開啟後,洛蘭、杜蘭兩公爵也無法置身事外,搜刮了十萬軍隊增援前線。
儘管前線增加到了十八萬軍隊,麵對萊恩王國三十萬大軍,壓力依舊非常沉重。
此時此刻,除了哈蘭德領之外,格蘭特王國已經沒有可用之兵了。
雖然李察進入了紅月位麵,哈蘭德領的力量深度牽涉到紅月位麵的紛爭中,但是駐守領地的羅格心裡清楚,哈蘭德領現在同格蘭特王室是一根身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除非有辦法打破三國聯盟,要不然哈蘭德領隻能與格蘭特王室抱團行動。
況且王爾德麾下第四軍團還在南方,放棄這個軍團在內部根本說不通。
當年羅傑國王之所以給哈蘭德家族留下這塊肥美的領地,根子就是這個原因。
菲利普伯爵領現在擁有一百四十多萬人口,還是哈蘭德家族在南方地區的抓手,放棄這塊領地,連李察都無法下決心。
前線形勢吃緊,來不及等李察的決定,羅格向溫蒂妮彙報,決定使用李察授予的臨機決斷權利,調遣第二軍團,新編第六軍團,加上兩萬名輔兵,一共六萬大軍增援菲利普伯爵領。
加上了哈蘭德領六萬大軍,戰線才勉強維持住了平衡。
這一戰的關鍵就在西部戰場,雙方大量使用了飛行兵種。
首先是獅騖騎兵,萊恩王國出動的獅騖騎兵多達四百名,而哈蘭德、格蘭特兩大貴族,參加一線戰鬥的獅騖騎兵同樣有兩百名。
此外哈蘭德領還出動了兩個魔法飛艇大隊,活躍在前線的魔法飛艇超過六十艘。此外格蘭特王國大貴族,還紛紛使用魔法熱氣球部隊,超過五百組魔法熱氣球出現在前線上空。
萊恩王國雖然擁有更多的獅騖騎士,卻無法奪取空中優勢,反而陷入了殘酷的絞殺戰中。交戰剛剛一個月,萊恩王國的獅騖騎士就損失了超過六十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