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夯實基礎(2 / 2)

哈蘭德領主 林泉隱士 6840 字 2024-04-08

有了晉升傳奇的資源,哈蘭德領的九階職業者競爭異常的激烈,詹寧斯、王爾德,格魯芒、泰拉森,蘭德都想拿到這份藥劑,突破傳奇境界。就連李察的舅舅索羅斯都有些心動,向李察寫了信,三叔伯尼也向侄子服了軟,承諾突破傳奇後,願意服務於哈蘭德領。

經過多年的發展,哈蘭德領擁有的九階職業者已經有十人,除了李察、蘇菲亞、溫蒂妮是魔法師外,剩下的七人都對天晶藥劑虎視眈眈。

畢竟晉升傳奇後,不僅職業通道會打開,身份地位也會有顯著的不同。

戰士職業的七人中,泰拉森是羅門子爵的長子,格魯芒、蘭德都是李察的封臣。他們同哈蘭德家族關係相對疏遠,並不是優先考慮的人。

王爾德雖然是李察提拔起來的嫡係,但是晉升九階時間比較短,將天晶藥劑留給他的理由並不充分。

詹寧斯、索羅斯、伯尼都是哈蘭德領家族成員,從血統上來說伯尼與李察的關係最近,是他的親叔叔,索羅斯則是親舅舅,詹寧斯是堂妹夫。但是論感情,索羅斯無疑同李察最親近。

李察仔細權衡後,理智還是壓過了感情,決定將天晶藥劑留給詹寧斯,因為現在哈蘭德領的情況,非常需要傳奇職業者獨當一麵。

三個人當中,詹寧斯晉升的概率最高。因為他的資質最好,也最年輕。

為了避免索羅斯、伯尼心中有怨氣,李察分彆給他們寫了一封長信,說明了如此決策的原因。

詹寧斯耗費了積攢的全部功勳,並且簽下了十二年無償服務契約,成功拿到了這瓶傳奇藥劑,依靠天晶藥劑的力量,順利晉升到傳奇境界。

雖然詹寧斯職業是戰士,就算晉升傳奇,比一些強大的九階騎士也強的有限。但是晉升傳奇後,打開了他繼續上升的通道。

若是戰士晉升到傳奇四階,光是基礎屬性的提升就已經非常變態了,力量將會達到七八十點,敏捷、體力也會接近三十點。再配上強大的傳奇武器,破壞力同樣非常可怕,戰鬥力也會不低於傳奇二階騎士。

綜合的來看,傳奇戰士的地位依舊超過九階騎士,可以同九環法師比肩。

詹寧斯晉升傳奇後不久,紅月位麵局勢也稍微發生了改變,儘管李察一心求穩,沒有太大擴張的打算,但是去年的戰敗依舊重創了奧羅帝國,不僅戰死了傳奇戰士,軍隊的死傷也超過了兩萬。

見紅月女神沒有下一步的神諭,神聖光輝帝國的艦隊又虎視眈眈,奧羅帝國已經有了撤軍的打算。

從去年冬季到現在,奧羅帝國已經有四萬大軍撤回了哈根大陸,兩位傳奇戰士也從前線消失消失不見。

沒有了奧羅帝國十萬大軍支撐,前線的強弱對比已經明顯發生了改變。

進入晨曦曆3279年後,紅月教廷放棄了奧拉兒城堡,選擇將戰線拉平。

李察因為哈蘭德領軍力不足,也沒有選擇分兵占領。但是紅月教廷放棄了奧拉兒城堡,雙方的緩衝區麵積大增,這對於一心防守的李察來說,無疑是個好事情。

見前線局勢趨於穩定,神聖光輝帝國又向李察交接了十餘萬平方公裡土地,這部分土地基本上處於李察駐軍的後方,擁有人口八十多萬。

進入紅月位麵兩年多,哈蘭德領已經控製了大約二十萬平方公裡土地,管理的人口也有一百二十萬。

紅月位麵的社會結構類似於晨曦位麵,依舊是傳統的封建製度。因為紅月女神這個神靈的緣故,不管是神聖光輝帝國還是晨曦教皇國,對紅月土著防備非常嚴重,高官貴族基本上都是由殖民者擔任,本地土著幾乎都是農奴。

實際上五百年前,晨曦教皇國並不歧視紅月土著,分封了很多紅月土著貴族,就連戰士呼吸法,都由晨曦教會傳播到了紅月位麵,教會了土著貴族。可惜五百年前爆發的動亂,土著貴族竟然大部分都是紅月女神的秘密信徒。

這一場動亂之後,紅月位麵土著失去了晨曦教皇國信任,現在紅月土著能在晨曦教皇國出頭的,除了少部分鐵杆支持者外,就是一些混血人種。

雖然儘管李察控製了一百多萬人口,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沒有絲毫消費能力的農奴。

想要將這部分人口變成消費人口,不僅需要從製度上做出一部分改變,還需要發展好經濟,單純的農奴人口,除了能夠提供炮灰外,對哈蘭德領並沒有什麼用處。

李察在紅月位麵站穩腳跟之後,頒布了赦免法令,凡是加入哈蘭德領軍隊的土著,他們的直係家人都赦免為自由民,並且分發了土地房屋。此外李察還給予紅月位麵土著較高的軍餉,隻要完成了新兵訓練,初始軍餉為一個月四銀幣左右。

隨著戰鬥技能,職業等級提升,還會有更高的補助。

種種政策之下,士兵們的勁頭已經非常足了。

雖然紅月位麵是超魔位麵,真實的擁有神靈,這個位麵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宗教信徒,但是信徒中百分之九十都是淺信徒。

淺信徒的信仰並不虔誠,很容易被外在物資條件拉走。

況且李察麾下征召的土著,相當一部分是晨曦女神信徒,紅月教廷不可能在晨曦教皇國勢力範圍內公開傳教,有一些信仰紅月女神的士兵,也是隱藏在暗中的秘密信徒。

不管是晨曦教皇國,還是哈蘭德領,對秘密信徒的處罰異常嚴重。短時間內,李察還不擔心紅月教廷用信仰的力量,將土著士兵拉走。

過了二月份之後,忽然有士兵前來報信,在奧拉兒城堡南部的山脈中,竟然發現了一頭傳奇魔獸。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