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劉榮所料:對於劉榮再一次出現在宣室,天子啟也再度展露了大陰陽家的深厚底蘊。
“足足半~日不見,朕於公子,可真是掛念的緊……”
???
“公子這是嫌朕太過清閒――嫌一場吳楚之亂,都不夠朕頭疼的?”
意料之中的抱怨,隻引得劉榮無奈的聳了聳肩,又朝身旁,滿臉凝重的少府令岑邁努了努嘴。
――我也不想來的~
見劉榮如此作態,天子啟也不由稍正了正身,將目光移向岑邁;
卻見岑邁思慮許久,再三作勢要拱手,卻終也和劉榮一樣,將頭側向了身旁的韓頹當……
“那就讓我來說吧。”
畢竟是在草原長大,相較於岑邁這樣的老臣,韓頹當身上,更多了一分遊牧民族的直爽。
不假思索的一語,待天子啟微點下頭,便用極為簡短的話語,將情況儘數擺在了天子啟的麵前。
“公子做出了幾件新東西,都是配備在戰馬之上的。”
“這幾點東西,臣都試過了。”
“――很可能會讓一個從來都沒有騎過馬的人,在三五日之內就學會騎馬,兩三個月便弓馬嫻熟!”
“如果讓我漢家的騎兵都配備上這幾件東西,那我漢家的騎兵,將比匈奴人的騎兵都還要驍勇,甚至可以以一敵三,乃至以一敵五也說不定!”
“但臣擔心,這些東西若是被匈奴人得了去,也同樣可以使騎士的戰力得到極大提升!”
“如果說,我漢家的騎士得了這些東西,能以一敵三,乃至以一敵五的話,那匈奴人的騎兵得了這些東西――尤其是‘射雕者’這樣的精銳得了這些東西,就很可能具備以一敵十的能力!”
“所以,臣在發現這個情況之後,便當即讓岑少府控製了所有知曉此事的人;”
“然後就跟著少府一起,來請陛下定奪此事了。”
感受到韓頹當言辭中的急切,又是少府岑邁帶過來的人,天子啟本就已經提起了足夠的重視。
但饒是如此,當韓頹當明確指出:劉榮做出了一件東西,可以讓漢家的騎兵驍勇善戰,卻也能讓匈奴人如虎添翼時,天子啟那穆穆之容,也不由為之一滯。
劉榮?
皇長子?
都未必騎過幾回馬的劉榮?
做出來了能讓騎兵大幅提升戰鬥力的東西?
是不是真的啊……
有沒有這麼誇張啊?
但看少府令岑邁滿臉凝重,弓高侯韓頹當更是言辭懇懇,恨不能立刻拉自己去實地查看,天子啟終也是坐直了身,繃起了臉。
“可有圖樣?”
話音未落,岑邁懷裡那一摞已經被納入最高級彆機密的絹布,便被宦者令春陀送到了天子啟麵前。
隻簡單一掃視,又微閉著眼‘腦補’了片刻;
最終,天子啟得出的結論,卻是和韓頹當剛見到雙邊馬鐙時如出一轍……
“雙邊馬鐙?”
“何必呢……”
“馬鐙在哪邊,便從哪邊上馬不就好了?”
“多出一側馬鐙,頂多也就是落了馬,可以不用驚慌失措的繞著馬找馬鐙……”
不知是猜到了天子啟的想法,還是實在不吐不快;
――天子啟剛生出這樣的念頭,殿內便再度響起韓頹當那雖還算標準,卻也多少帶點孜然味的漢話。
“雙邊馬鐙,可以讓騎士從馬背上站起身!”
“就像是站在平地上,隻是身下多出了個馬背一樣――可以踩著雙邊馬鐙,將身體從馬背上懸空!”
“即便不懸空,也可以從馬鐙上借力,完全維持住身體的平衡,不用再時刻手握著韁繩,甚至隨時做好抓住馬鬃、抱住馬脖的準備!”
嘴上說著,韓頹當還手舞足蹈的筆畫起來:“臣剛才試了,那馬雖老了些,但也絕對算疾馳了!”
“臣就這麼向前傾身,策馬奔馳……”
“唔!就是這樣!可以很從容的挽弓搭箭!”
此言一出,天子啟麵上狐疑之色頓消,麵色也陡然一擰!
下意識望向岑邁,待岑邁滿臉鄭重的點頭一閉眼,天子啟才深吸一口氣,在禦案前來回踱起步。
再三思慮之後,還是決定:眼見為實。
也沒去太遠的地方――就在未央廄,隨便找了匹駑馬,便讓韓頹當再現一下那‘神跡’;
待重新回到未央宮,天子啟的麵容之上,已不見絲毫淡然之色。
“對我漢家而言,這兩樣東西,很重要!”
“但也正如弓高侯所言:若是讓匈奴人也擁有了這些東西,那我漢家……”
“嗯……”
思慮再三,天子啟終是將撐在下巴前的拳頭,於麵前禦案之上輕輕一砸。
“至少要有一次!”
“――至少,也要有一次我漢家有馬鐙、馬鞍,匈奴人卻沒有的大戰!”
“此戰占足了便宜――至少是搶回來一些馬匹,我漢家,才能勉強接受匈奴人的騎兵,也開始逐漸擁有馬鐙、馬鞍。”
對於天子啟的判斷,韓頹當深以為然。
雖然是降將,對於少府的絕大多數項目知之無多,但韓頹當也大致清楚:如今漢家列裝的製式武器,匈奴人頂多也隻能照貓畫虎,臨摹一個低配版出來。
就連這,都還得是那些逃亡到草原,或是被匈奴人擄走的漢匠,能幫匈奴人做出來才行。
至於弩機、甲胄這樣工藝複雜,且需要一整條產業鏈、乃至一整個國家才能支撐起的高精尖項目,匈奴人是想都彆想。
彆說是自己製作了――即便是從漢軍將士手中繳獲到的弩機、甲胄,匈奴人也是連維護都維護不好,壞一件少一件。
但韓頹當很清楚:馬鐙、馬鞍,絕對不屬於弩機、甲胄這樣高技術難度、高產業要求的精密武器。
便說那高橋馬鞍,主體為木製底座,外麵一層皮革包裹,中間再填充一些柔軟的布帛、皮毛之類――完全就是手工業的範疇,匈奴人絕對可以做得出來!
馬鐙就更彆提了――一根麻繩下懸著一圈金屬環,匈奴人甚至都不用太費心思,就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列裝。
所以與其說馬鐙、馬鞍,是漢家新發明的軍械,倒不如說是一層窗戶紙被捅破而已。
過去,無論是漢家還是匈奴人,都隻將馬鐙視作騎士上、下馬時借力的‘階梯’。
――在百十年前,諸夏之民上下車、馬,甚至還真就是用木製階梯的!
隻是後來,人們發現馬鐙這個可以懸掛在馬匹腹側,又小巧輕便的東西之後,原本助人上下車、馬的木製階梯,才逐漸演變成貴族們上下車時的專用。
從先前,韓頹當翻身上馬之後,便下意識將腳掌從馬鐙內抽出來,也不難看出:在這個時代,騎士對於馬鐙的認知,僅限於上下馬時借力的‘便攜式階梯’。
上了馬之後,或是確定要下馬之前,騎士都不會把腳掌插進鐙環內,以免不甚摔落下馬時,被馬鐙勾住腳拖行。
而在這層思維盲區,被劉榮‘機緣巧合’下點破之後,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臣認為,這兩樣東西,在我漢家決定和匈奴人打上一場之前,絕對不能流出少府哪怕一套!”
漫長的思慮之後,韓頹當終於給出了自己的定論。
――國之重器!
但也是真的太過於容易仿製。
就算沒辦法避免被匈奴人抄襲仿造,漢家也必須憑著信息差打一仗、占一次便宜。
而在那場大戰來臨之前,這些東西,最好都趴在內帑吃灰,也最好不要被任何人接觸。
對於韓頹當這如臨大敵的反應,劉榮若有所思,卻也礙於韓頹當‘漢室騎兵專家’的身份,而沒有急著開口。
隻是暗下,劉榮也不免感到奇怪。
讓匈奴人如虎添翼?
也終究隻是錦上添花吧~
反正有沒有馬鐙、馬鞍,匈奴人都是從小練習騎術;
坐在光禿禿的馬背上,攥著馬鬃、抱著馬脖子,也能在草原撒丫狂奔。
有了馬鐙馬鞍,匈奴騎兵的騎術,頂多也就是從7分提高到9分,更或是接近滿分10分的樣子。
但對漢家而言,馬鐙、馬鞍,這就是個物理外掛啊!
漢家以農為國本,彆說是百姓――就連士兵,甚至哪怕是騎兵,也有的是騎不好馬的呆瓜。
對於本就不善馬術,也沒機會常年鍛煉騎術的漢家將士而言,馬鐙、馬鞍,是能幫助騎兵,將騎術從1分甚至0分,直接提高到至少8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