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在皇家的長大的公主,從來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
更彆提什麼了解民生疾苦之類。
對於很多皇家子弟而言,所謂為民做主,不過是一種爬向權力更高處的借口而已,沒幾個人回去真心關心百姓。
凡事總有例外,有這麼一位公主,在第一次了解到平民百姓的困苦之後,發自內心的想要幫助這些可憐的苦命人。
她不斷通過這種方法幫助窮人,賑濟百姓。
凡有天災人禍之地,都會第一時間帶著賑災救人之物前去。
如此幾年下來,可謂是聲名鵲起,為天下人所傳唱其之善名。
這位公主自身也對自己所做之事很是認可。
加之本身是女子,不會在權力上與其他皇族之人爭奪。
那些兄弟們,不管真心還是假意,也都願意幫一幫她,博個好名聲。
本來若是這一切就如此繼續下去,定能在後世留下一個美好傳說。
奈何,一次突發天災時,救人心切的公主,脫離了隊伍,獨自帶著一袋糧食去到災民群中救濟眾人。
災民很多,大家都很感激。
但災民從來都不是一個人,而是形形色色之人。
窮人也並非都是好人。
這位公主這一次的運氣很不好。
無知的災民沒有認出這位公主,隻當其是個尋常姑娘。
在這些人的惡意之下,這位一心行善的公主,收獲了一個無法言說的痛苦結局。
由於死法實在有傷皇家體麵,其之死因便被隱去,隻說是染病暴亡。
死後為其加封為哀民公主,香火倒是很好。
但慘死的哀民公主再不似從前,對窮苦之民再無一絲憐憫。
雖受香火,仍不時害人。
有佛道高人前來降服,但與之接觸之後,紛紛選擇袖手旁觀,不再管其報複之舉。
後由於其殺孽過多,一位老道長實在無法接受,選擇自損壽數,出手將之封印起來。
直到,前段時間,被一群滿懷惡意的士紳們喚醒......
說出前因後果的女鬼,早已泣不成聲,蹲在地上垂淚不止。
靈璧公主看著手帕上似乎永遠不會乾涸的血跡,亦是微微歎息。
“所以,你是怕我步你後塵?”
“對,不要再這樣了,你做再多好事,也沒有意義。
最終隻會害了你自己!”
女鬼,或者說哀民公主看著靈璧公主,眼中淚水不斷,一種深深的恐懼在其眼底彌漫。
見她樣子,靈璧公主緩緩搖頭道:
“在有些方麵,我們的確有些像,但終究不一樣。
你所擔心的問題,不會出現在我身上。”
“為什麼?”
“因為,我不像你這麼天真啊!”
“天真?”
這話讓哀民公主一愣。
“對,天真。”
靈璧公主說著,解釋起來,
“我與你不同的是,從一開始就明白人之善惡難斷。
因此,從來不會孤身犯險。
即便是最緊急的情況,身邊也會護衛之人。
更何況......
我現在的樣子,其實很醜。
這何嘗不是一種自我保護呢?”
靈璧公主之言,讓哀民公主一愣,隨後搖頭道:
“你這不過是借口而已,說到底,不過是不撞南牆不回頭。”
“不必再勸我,我不會改變想法。
隻是無論怎麼說,你願意告訴我這些,對我來說,是很有用的。”
“你為何要這麼固執呢!”
哀民公主頗有些恨她不聽勸的樣子。
靈璧公主卻是看向采薇:
“她也是個十足的可憐人,雖說害人許多,理應受罰,但我希望,多少能留一點兒餘地。”
“其之行徑,該受何等罪責,城隍司自會量刑。
我所能做的,不過幫其淨化身上怨氣,緩解其之痛苦。”
采薇說著,伸指一點,有純陰之火落在哀民公主身上。
這次的純陰之火,並不傷害其本身,隻是將其身之怨氣淨化。
這位身上怨氣積累數百年,可不是小數目,還有香火願力護體,以采薇如今修為,足足淨化一刻,這才消弭怨氣。
怨氣淨化,哀民公主的氣質發現明顯變化。
可見,眼前人也不過是個可憐的二十來歲女子模樣。
一眼望去,便讓人心頭狂跳,有一種濃濃的保護欲,不想其再受到分毫傷害。
隻是其有些範汙的眼眶上,仍有絲絲怨氣生出。
采薇見此,輕歎道:
“身上怨氣雖解,但心中怨氣不散,無法轉世托生,遲早又會被怨氣支配。”
好在,身上怨氣消失之後,哀民公主的想法也不再那麼極端,隻是低聲啜泣著說道:
“我不甘心,我救助過那麼多人,從來沒求過什麼回報,也沒有可以追求什麼虛名。
所求不過是讓窮苦百姓過的好一點兒。
可到頭來......
我不甘心!”
其說著話,身上怨氣滋生的速度又加快不少。
采薇見此,眉頭微皺,也是感覺不好處理。
這種情況,最簡單的辦法,自然就是直接將之滅殺,一了百了。
反正以這位殺人的數量,足夠死刑反複執行的。
隻是她並不想這麼做。
靈璧公主也不想處死眼前這“惡靈”。
沉吟一陣後,又對哀民公主說道:
“我們來打個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