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沈主任猜對了,楊毓珣這次的目標還真就是於長官。
兩人認識了很多年,非常熟悉,從東北軍做張大帥的侍從開始,他跟於長官關係就不錯。
到了西安事變,他和於長官都是堅定的支持者。
“誌一兄,為今之計,我們隻有往青島去了。”
“琪山老弟,青島,有意義嗎?”
“我認為,我們還是北上,到北平去。”
鮑文樾也怕了,就不應該聽楊毓珣的建議,直接去北平好多了,為什麼要節外生枝。
自從聽到了消息,於長官要回到山東,楊毓珣就有了小心思。
說起來,還真跟山東目前的局勢有一點關係。
不管是魯南還是膠東,各地的抗日武裝發展的都很快速。
沈主任給軍政部的電報,第一批就是五個保安旅,另外還要收編七個遊擊支隊。
不過,軍政部不知道,這裡麵有很大的水分。
沒辦法,沈主任也聽到了風聲,隻能快速擴充實力,不然以後怎麼辦。
蘇北的韓主任也給軍政部發了電報,也是差不多,首先編三個保安旅。
因為這個因素,武漢會戰後,於長官提前三個月接到了移防命令。
再說667團發展的這麼快,於長官也想快速的回到山東。
於長官是更加無奈,東北軍就像一個沒娘的孩子,沒有人待見。
回到山東,也許還有一點希望,要是還在鄂東,早晚完蛋。
哪裡知道,他一動,很多人就得到了消息,牛鬼蛇神都來了。
“誌一兄,有句話,我不該說,山東這裡才是我們的希望。”
“北平,我們就是去了,不管做多少事,也輪不到我們。”
楊毓珣真是把自己的內心話都說了,京城情況他哪裡不知道。
楊家幾十年勢力都在江淮,離開了這裡,北麵更難混。
“琪山,你的意思,是老沈那邊?”
“總要試試吧,哪怕就是說不通,我們也能先打個基礎,是吧。”
看到鮑文樾還是有點不死心,楊毓珣隻能把自己的猜測說了出來。
“誌一兄,你說昨天那些人是不是奔著我們來的?”
“應該是的,特高課的人說準備從樓頂下來。”
“好,那我問你,你認為是哪裡的人?”
“我們來山東可是臨時決定,根本沒人知道,總不會是日本人吧?”
“琪山,你,你這是什麼意思?”
鮑文樾好像也明白了,臉色馬上變了。
“這還不清楚,我認為就是北平的人,他們不想我們去北平。”
“不會吧,殺了我們有什麼好處?”
“我可以說,即便不是北平的人乾的,消息肯定是他們賣出去的。”
“誌一兄,你好好想想,我們去了,他們願意讓位子給我們嗎?”
知道這句話說出來,鮑文樾總算是明白了。
“我們說到底,還是東北的人,不管是老沈還是於長官,這才是自己人。”
楊毓珣說完這句話,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鮑文樾,這句話希望他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