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不是誰家都像雲蘇一樣,身懷大幾千塊現金,票證一大把,缺了什麼東西就能立馬去買。
不可勁兒的把家夥事兒給帶齊整了,要用的時候沒得用可咋整?
就在雲蘇暈暈乎乎,思緒翻飛不定時,一名乾部站了出來開始點名兒,邊點邊把新知青們給分配到各個大隊的大隊乾部跟前。
張麗和周圍知青一聽,深覺有理,趕忙翻找鞋票買鞋。
十來分鐘後,一行人在牛車前集合,秦書記見人都到齊了,忙張羅啟程。
因著牛車後頭的車架放滿了包裹行李,一行知青們便隻好跟在車架後徒步行走。
雲蘇覺得這樣也挺好,省得再被這泥路顛的屁股痛。
出了熱鬨的公社,目之所及都是鬱鬱蔥蔥的花草樹木,越走越不見人煙,腳下的路也從平坦的土路變成了有些坑坑巴巴的泥路。
四合院北麵正房住著先雲蘇幾屆的女知青12人;東麵廂房住著男知青10人;西廂三間屋被相隔成六個屋,分彆住著六對已經結婚的知青;南麵的三間倒座房分彆是灶房、囤過冬柴火的柴房、被知青們休整過的茅房。
雲蘇在老知青們的招呼下來到正房,走近一看,三間屋子全被修整了占據一半屋子的寬大土炕,除土炕外,屋裡還有一張長桌和配套的長凳;靠牆有一排衣櫃;一側還有一排上下三層的木架子,上麵擺放著搪瓷盆和毛巾。
看三個屋的差不多,雲蘇和張麗最終在人少的左側屋定了下來。
這屋裡一共睡了三人,分彆是來自滬市的江曉秋;深市的沈蓉;黑市的魏紅亮。
作為已經插隊了8年的老知青,江曉秋算是知青院兒裡的老大姐,這會兒接待女知青的也是她。
“曉秋姐、蓉姐、紅亮姐,我們一起吃吧。”雲蘇莞爾笑道。
左右,她空間裡還有幾百個饅頭包子可以充饑,五壇肉醬可以解饞,一起吃飯也行。
張麗見雲蘇答應了,忙連聲應道:“我也是,麻煩你們了。”
江曉秋關上櫥櫃,道:“那行。以前我們仨裡蓉妹做飯好吃,一直都是負責做飯的;紅亮負責撿柴挖野菜;屋後頭的菜地由我打理,現在你們加進來的話,那就一個和紅亮一起上山撿柴,另一個則留在院裡給我和蓉妹幫忙。你們的意思呢?”
雲蘇上下看了看張麗的小胳膊小腿兒,道:“張知青,我力氣比較大,以後我和紅亮姐一起好了。”
“也行。”張麗爽快的應了下來。
雲蘇這批知青下鄉的時間正好,既不是農閒時期,要擔心吃不上飯,也不是秋收時節,剛到插隊什麼都不懂就要開始搶收,整日不得歇。
轉眼雲蘇已經下鄉快半個月了,算是已經融入到了集體中。
隊上的生產隊長徐隊長是個非常好說話的人,體諒新知青剛下鄉沒什麼乾活經驗,這半個月來給安排的都是澆水、拔草、打豬草等簡單的活計兒。
然而其他四位新知青以往生活在城裡,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放學回到家也就是操持家務,正經農活那是沒做過的。這會兒長時間的勞動下來,各個都腰酸腿疼,第二天肌肉酸疼到起不來床。
旁晚下工,雲蘇開了鎖,從衣櫃拿了半斤用油紙包起來的水果糖和一包紅梅香煙出來,擱自己日常上山撿柴的背簍裡背著就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