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的肥皂不僅去汙效果顯著,而且量也足,價格反倒比縣裡生產的肥皂還低,你說,作為顧客,傻子才會選擇支持縣裡生產的肥皂。
就連那些肥皂廠的職工,有時候都不喜歡使用自家廠裡生產的肥皂。
可見,縣級肥皂廠的技術水準有多不靠譜。
的確,隨著八十年代初期,各種肥皂廠不斷湧現出來,技術力量及技術儲備的不足,加上原材料成本的售價不斷在提升,這直接導致不少縣肥皂廠“偷工減料”,以至於生產出來得肥皂,質量多多少少有些問題。
也正是因為良幣驅逐劣幣的市場規律,所以就導致不少縣肥皂廠的狀況過得十分艱難。
而且,這種惡性循環,如果不能從根源上進行解決,是很難改變這一切的。
至於什麼是根源,賀衛國覺得,大體有二。
一方麵當然是技術,好的肥皂生產技術,是肥皂質量的關鍵,而另外一方麵,則是管理製度與營銷策略的問題。
尤其是後者,現在可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了,在廠裡等著訂單上門,那隻有被市場淘汰的份。
事實上,這種趨勢是無法被扭轉的。
原因嘛!也很簡單!
那便是因為改革開放的緣故!
咳咳……扯遠了!扯遠了。
說回當下時刻。
賀衛國想要讓隔壁梅山縣肥皂廠替他們代工,他相信,是肯定沒什麼問題的。
關鍵是,得防他們一手,不能讓他們摸清自家“超威”牌肥皂的營銷套路,不然一旦他們翻臉不認人,撇開他們單乾,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對此,賀衛國自然早就有了防備方法。
簡單來說,就是四個字,“混淆視聽”!
隻要讓他們沒這功夫,看不明白營銷套路,不就成了嗎?
再說,找他們代工,也隻是解一時之急而已。
因為過不了多久,他們就能有新的廠房與生產線及熟練工人了。
想到這,賀衛國連忙把自己的想法跟徐國民簡單說了一下。
聽完賀衛國的話,徐國民頓時笑了起來,他馬上點頭應道:“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