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去盛放莊園,實際上顧池帶著鈴貓來到了一家咖啡廳。
按理來說,祈使類語句應該不在謊言的判定範圍之內,但為了保險起見,顧池覺得還是謊一下比較好。
生命不是生娃,隻有一次。
兵分兩路效率也會更高。
艸艸點了兩杯咖啡,顧池看起了手中的資料。
包含崔絲莉女士的個人信息,與一張她女兒的照片。
據犯罪檔案顯示,崔絲莉女士曾是一名畫家。
一名堅定的“反詭主義”畫家。
她的畫作大多在表達對詭則的痛恨與憎惡——這本身沒問題,詭序之都的人誰不恨詭則呢?
隻是並非每個人都有她這樣的膽量,凡是與詭則沾邊的東西,人們都會畏而遠之。
畫作賣不出去,崔絲莉原本不錯的家境也因此沒落,逐漸變得貧困。
可她依然在堅持。
崔絲莉的藝術天賦非常高,高到可以用“天才”來形容,而天才與瘋子往往隻差之一線,崔絲莉很好地詮釋了這點。
27歲時,她的丈夫死於枯萎,隻因不小心說了一句愛她。
這句話比其它任何實話帶來的傷痛都大,對於恩愛的夫妻而言是最為致命的打擊。
從那以後,崔絲莉便對詭則產生了偏執瘋狂的恨意,天才變成了瘋子,一瘋就是四十年。
鄰居與朋友都理解並同情崔絲莉的遭遇,但不敢離她太近,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金錢去幫助崔絲莉,讓她和女兒不至於餓死。
直到有一天,崔絲莉恩將仇報。
她突然找上自己的朋友們,讓他們在血霧區說話,在惡靈區流淚,在枯萎區直言。
她還把那些充滿暗示意味的畫作當成海報與傳單,以宣揚自由為名四處發放。
這件事當時鬨得非常大。
自由與否先不談,這種行為本身無疑於是在教唆他人送死。
毫無意外的,崔絲莉很快以故意殺人罪及危害公共安全罪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