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郭嘉的計策果真奇險。
這計策可行嗎?
當然可行!
但危險嗎?
那是相當危險!
程昱就立刻擔憂地說道:“奉孝此計若成,收益的確最大。”
“可若是劉備奮力抵抗,我軍並未取得預計的戰果,到那時我軍豈不是陷入和劉備對峙的僵持?”
“就算那時趙國大亂,我軍又有何餘力北伐?”
郭嘉聞言,露出一絲胸有成竹的微笑:“仲德所慮不無道理,然而,劉備之為人,我們不可不察。”
“他素有大誌,且禮賢下士,仁義之名滿天下,這些都是劉備是優點,但這些優點都需要時間發酵!”
“時間不等人,袁紹死的正是時候,如果現在還不伐漢,未來隻會更難!”
“更何況,就算到時候和劉備對峙又如何?那不剛好可以不受掣肘的進行北伐了嗎?”
郭嘉的話,讓程昱啞口無言。
這計策不止奇險,簡直是瘋狂!
說白了,這就是賭上了魏國國運的一戰了。
最好的結果,按郭嘉的計劃,將關羽趕到漢水以南,那時威逼襄陽,漢國根基動蕩,說不定遷都都有可能,那時劉備自然無心北顧。
最壞的結果,那就是無法擊潰漢軍,隻能和劉備對峙,與此同時,還要和趙國開戰,如果不舉全國之力,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贏!
可定天下。
輸!
苟延殘喘。
唯一說動程昱的就是,時間不等人,再讓漢國發展下去,鬼知道他們還能研製出來多少像火藥這樣的新玩意出來。
荀攸沉默片刻,站了出來,“奉孝,此計的風險,你可有考慮?”
“一旦和漢國陷入僵持,那時又當如何?”
“剛才大家也說了,漢國劉備麾下,賢臣良將不在少數,宛城更是有關羽坐鎮,想要將關羽打回漢水之南,可不容易啊。”
“更不要說戰事一旦開啟,張明定會第一時間從交州趕回。”
“若不以南陽為目標,而是選擇益州或者揚州,據我所知,在益州還有揚州,同樣也有漢國兩大軍團坐鎮,恐怕都不會輕易成功呀。”
郭嘉頷首回應:“公達的顧慮也沒有錯,但張明從交州趕回,沒有兩三個月根本做不到。”
“兩三個月,足夠奪取南陽了,這一點,若陛下同意此計,我郭嘉願立下軍令狀!”
此言一出,朝堂氣氛瞬間緊繃。
似乎察覺到了這一點,郭嘉旋即笑道:“其實各位彆忘了,劉備麾下除了張明以外,其餘謀士雖然能力不差,但大都年輕。”
“益州諸葛亮、徐庶、陸遜、法正,人才雖多,但大都年輕,獨當一麵為之尚早;南陽僅有魯肅一人為謀,此人更長於戰略而非戰術;揚州雖有周瑜、龐統、呂蒙,但周瑜、呂蒙更擅水戰,龐統同意以奇策聞名,若以正策應對,便可令其束手無策。”
“我複盤了過去和劉備大大小小數十場戰役,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過去這些戰役中,哪怕是有這些人主導,但或多或少,其中都有張明的身影參與。”
“所以張明不在,便是天賜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