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麼也不敢相信,漢軍竟然是從臨渝方向反向衝陣,也難怪蹋頓輸的這麼徹底,換誰誰不迷糊呢?
關鍵是,漢軍怎麼繞過濱海道的?
或者說,濱海道還能繞過去?
莫非……飛過去的?
不得不說,烏延還挺有想象力的。
“不可能!這不可能!”
烏延猛地搖頭,拒絕相信這個事實,可是現實又容不得他不接受。
無奈,烏延環顧四周,發現他手下的那些將領都和他一樣震驚,甚至不少人還不如他,一時有些心如死灰。
突然,在房間的角落裡,他瞥見一個人。
準確的說,是一個漢人,沉著冷靜的坐在那裡,如果不是烏延目光恰好掃到,還真忘了,在他這裡,還有這樣一號人物。
“閻將軍!”
烏延一聲喊,所有人都停止了喧嘩,紛紛將目光投向烏延喊出的那個人。
“烏延大王。”
被他叫到的漢人微微頷首,拱了拱手,也沒有離開座位,不卑不亢。
“哈哈哈,閻將軍一向足智多謀,如今兵臨城下,不知閻將軍有什麼好的辦法,能夠幫助本王退敵?”
烏延對那漢人的態度不以為意,反而和善的向對方問計。
“閻柔,大膽,竟然對烏延大王無禮!”
烏延沒說什麼,他的手下卻出言不善,不過被烏延擺手製止。
閻柔理都不理那人,緩緩起身,走到大殿中央,環視一周後,才開口道:“大王,如今之計,唯有投降大漢丞相,方可保全烏桓部眾。”
此言一出,針落可聞。
緊接著,就是眾人的責罵。
“閻柔,你什麼意思?!”
“就是啊,竟然讓我們投降,臣服於那些卑微的漢人?”
“閻柔,你是何居心,信不信我砍了你!”
“……”
一時間,群情激憤,到處都是質疑和斥責。
不過閻柔站在中間,充耳不聞,直到烏延眉頭緊鎖,抬手製止了眾人。
“投降?可是……”
中原大亂,烏桓在邊關作威作福多年,突聞投降一說,烏延心中也有些難以接受。
閻柔搖搖頭,不緊不慢道:“又不是沒有投降過,就像當初劉虞大人在的時候,你們不也是依附於大漢的嗎?”
“哼,那時怎麼一樣。”
烏延冷哼一聲,顯然不太願意。
那個時候,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漢餘威猶在,更何況他們和劉虞之間更像同盟,而非依附關係。
可是現在,閻柔明確表達的是,“投降”!
閻柔微微一笑,反問道:“大王難道就沒有想過,張明出現在這裡,意味著什麼?”
烏延一愣,“意味著什麼?”
閻柔麵色不變,內心卻已經狂笑不止,“我閻柔蟄伏多年,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當初他借用鮮卑和烏桓的力量和公孫瓚對抗,意圖為劉虞報仇,可惜最終乾掉公孫瓚的,還是袁紹。
之後,他就為袁紹效力,幫助袁紹維係鮮卑和烏桓的關係。
直到袁紹去世,鮮卑人和烏桓人在邊關為非作歹,讓閻柔內心無比憤慨,可是閻柔知道無法和他們正麵為敵,便蟄伏了起來,一直等待機會。
現在,機會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