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家後兄妹倆商量著怎麼將這些紙盒拉到城裡去,想來想去還是得找個車,這事得問高如海,家裡沒電話,喬雨薇隻好到團裡去找他。
卻不想高如海人不在,接待她的是團部的乾事小李,上回往家裡送羊肉的就是他,喬雨薇也算是認識。
小李熱情的將人請進辦公室,給她倒了一杯熱水,說道:“嫂子,團長到軍分區開會去了,快的話下午就能回來。你找團長啥事啊?方便的話我替你轉達。”
喬雨薇有些猶豫,“本來是想問問他下午有時間帶我去一趟城裡不,不在的話就算了。”
“這事好辦,”小李笑道:“團裡隔三差五就有進城的車,我幫你安排。”
喬雨薇有些不好意思,“我們是準備拉些東西到城裡去的,耽誤你們辦事就不好了,要不還是等如海空了再說。”
“不耽誤,不耽誤......”小李連聲跟她打包票,“團裡的車是出去拉物資的,經常都是空車出去,肯定能放下你的東西。”
又道:“嫂子,你就是太客氣了。咱們駐地離城裡遠的很,雖說每周都有一趟來回的班車供大家通行,可家裡的事各有各的急法,家屬院裡的嫂子們要是進城,都是電話直接打到汽車班去的,就你來了這麼長時間,還這麼見外。”
喬雨薇才知道每周還有一趟專門來回的班車。
小李說完轉頭就給汽車班去了個電話,幾句話就安排好了車,喬雨薇道過謝,又將班車每周通行的時間打聽清楚後才回了家。
等說好的時間到了,來接他們的是一輛軍綠色的卡車,她和喬雨林將所有的紙盒全部搬到後車廂後跟著進了城。
賣紙盒的過程異常順利,賣完之後又拉了一批新的半成品。但全家人夜以繼日的乾了這麼長時間,到手才不到七塊多錢,兩人心情都有些複雜。
“看來還是要儘快找個正經活兒乾了。”喬雨林道。
但找什麼活兒呢?兄妹二人都沒有頭緒。
他們是受現代教育長大的,工作願景也是順應時代的發展,比如喬雨林學的是管理,畢業後卻投身自媒體,想要站在時代的風口上攫取創業的第一桶金,喬雨薇學的是電子信息,也早就規劃好了未來的道路,準備碩士、博士一路讀上去,最後成為一名大學老師。
然而倒退四十多年後,所有的規劃都成了泡影。而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許多在現代已經成為中底層甚至被淘汰的職業,在這個時代也成了高門檻領域。
喬雨薇望著百貨商場裡麵帶笑容的售貨員,道:“聽袁敏姐說前段時間他們也招臨時工,可工資待遇跟正式工差了好幾倍。”
喬雨林道:“也就是這幾年的事,再發展幾年,等個體戶起來了,金飯碗也就沒那麼吃香了。”
可這幾年卻也是決定命運的幾年,他們想要在這個城市生存下去,就必須尋找一切可以改變現狀的機會。
兩人說話的時候,正站在一家賣電器的櫃台前麵,售貨員打發完一位顧客後,發現這兩人已經站了好一會兒且還沒有要走的意思,便招呼道:“先生、女士,你們想買什麼?可以進來看。”說完又補充了一句:“隻看不買也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