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家的路上,英廉大腦裡一首在播放著剛才那個年輕人和家丁吵架的場景,而且在大腦裡不斷地閃現出最多的畫麵,還是和珅轉身的那一瞬間,這個年輕人長得太帥了,而且氣度不乏,是個可以雕琢的人才。
英廉心裡有了一種大膽的想法,他想把自己的孫女許配給這個年輕人。
當然,現在還不是時候,他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他才能做最後的決定。
從那天起,英廉就派自己的老管家跟著和珅,仔細觀察和珅的一舉一動。老管家每天回來後,給他一五一十地做詳細的彙報。
而且英廉還讓這個老管家對和珅的家庭狀況,社會關係最詳細的調查核實,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經過老管家深入細致地走訪調查,終於獲得了第一手資料。
這個年輕人叫和珅,生於乾隆十五年,姓鈕鈷祿氏,滿洲正紅旗人,原名善保,字致齋,家住西首門外的驢肉胡同,父親常保,曾任福建都統,和珅乃將門後代。
英廉了解了和珅的詳細情況後,覺得他是個可塑之才。雖然現在家道中落,為落魄的官二代,但也不失為富貴人家的孩子,其氣度還是不凡的。
英廉膝下有一個孫女,遺憾的是,孩子生下兩歲後,她的父母就雙雙去世,留下孩子一個人,外祖父英廉就把孩子抱回來親自撫養。
英廉對這個外孫女非常疼愛,視如掌上明珠,可謂捧在手心怕碎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孫女端莊溫順,模樣嬌俏,知書達理,又是大家閨秀,上門求婚者絡繹不絕,可是英廉和孫女一個都沒有看上。
現在孫女長大了,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英廉就開始暗中為她張羅,尋找一個才貌雙全,行為端正的如意郎君,把她嫁過去,也了卻了他的一番心思。
現在這個人不請自到,英廉豈能不高興。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從此後,英廉就隔三差五地來鹹陽宮官學視察,其目的就是暗中了解和珅的為人和學業情況。
英廉會詳細詢問學校裡的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學校裡開設的科目,學生的起居,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