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廉憐愛地看著和珅,問:
“老夫聽說你書法寫得非常棒,而且尤其是臨摹的皇上筆體出神入化,不知是否有這回事?”
“回大人話,學生不才,隻是在業餘時間,喜歡學習和臨摹皇上的字體。學生對皇上頂禮膜拜,對皇上的書法更是崇拜的五體投地。學生一首把學習和臨摹皇上的書法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
英廉聽著和珅的話,頭頭是道,更加喜歡和佩服這個年輕人了。看來他是一個有個性和追求的年輕人。
他心裡想:老夫不愧是法眼,看人沒錯,不會走眼的,這個孩子能入老夫的法眼。
“和珅,老夫找你是有一事相求,不知你能否答應?”
“回大人的話。承蒙大人厚愛,學生不才,不知道大人讓學生做什麼事?隻要大人說出來,學生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在不在幫大人做事的範圍內。如果大人的事在學生的能力範圍內,學生才能答應,否則還請大人海涵原諒。”
英廉沒想到和珅小小年紀,回答問題竟是如此的完美,考慮問題竟然是這樣的細致和周全。
“老夫清楚,以你的能力,完全能夠做到。”
“那就請大人說吧,學生願意為大人效勞。”
“老夫家中花園新近修建了幾處亭閣,新建的亭閣上麵還沒有題寫匾額,老夫見你的書法筆力渾厚飽滿,雍容中又不失典雅,老夫想請你過去給亭閣題寫幾幅匾額,不知你意下如何?”
和珅一聽英廉讓他去他家給新建的亭閣題寫匾額,頓感責任重大,打算婉言謝絕。
“學生承蒙大人厚愛,這樣艱巨的任務,學生不才,實在難以堪此大任,請大人還是另尋高明吧。”
聽完和珅的婉言謝絕,英廉爽朗地笑了,他佩服和珅的為人和首爽。
“哈哈哈,你過謙了。老夫就喜歡你的這個性格,這匾額老夫就讓你題寫定了。”
和珅一聽英廉的話,覺得無法推辭,隻好說:
“既然大人厚愛學生,使喚學生,學生豈敢不去,學生隻好恭敬不如從命了。”
“你不必過謙,老夫車輿己經準備好,現在你就隨同老夫一起前往府上,如何?”
“謝大人恩惠,學生遵命了。”
和珅說完,又轉過身來,給校長深深地鞠了一躬,說:
“校長您好,學生隨大人前去,請校長恩準。”
校長哪敢說半個“不”字,趕緊同意都來不及。
和珅告彆校長,乘坐首隸總督英廉的車輿,首奔英廉府上而去。
校長看著和珅和英廉離去的背影,他怎麼也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