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兒上朝,是不是有很多人?娘子,我怕。”李易頭靠著陸璃的肩,弱小又無助。
陸璃好笑不已,在他腰間掐了掐,示意這人正經些。
“兩國整合不是移動民眾就能成的,官員上,尤需注意,位置放高了,他們能力不足,但低了,又容易引起不滿。”
“再就是,一國不能有兩個戶部尚書。”
李易歪倒下,枕在陸璃腿上,“我聽娘子的。”
“橫著惡人就我做。”陸璃揉李易的臉。
“小的能力有限,隻管伺候娘子。”李易蹭了蹭陸璃的手。
見陸璃看著他,李易開口了,“情感上,我跟盛家要更親近,但唐家對大乾付出了許多,幾代人兢兢業業的。”
“所以,讓唐尚書告老吧。”
“楚帝這是過河拆橋,翻臉無情?”陸璃笑意吟吟,“你就不怕唐家悔婚?”
“同歆兒商議了?”陸璃興致勃勃。
“你居然是看熱鬨的心態!”李易坐起身,滿臉控訴。
“那不然呢。”陸璃眼裡有些許俏皮,“兩邊都是嶽父,楚帝要當心翻船啊。”
李易挑起陸璃腰間的香囊,“娘子,你也是這般想的吧。”
“對比大乾,楚國是勢弱的一方,他們心裡的不安全更重,盛尚書在楚國頗得民心,他受重用,能減輕楚國百姓和官員的忐忑感。”
“唐家有唐正浩、唐正奇,十分風光了,朝堂不能捏在一家之手。”
“彼此製衡,朝兒的位置,才不會動搖。”
“互相對照,大齊也能發展的更快。”
陸璃點了點李易的鼻子,“你心裡比誰都通透。”
從桌上拿起本奏折,陸璃遞給李易,“唐尚書說年事已高,想含飴弄孫了。”
李易揚眉,“難怪這麼多年,唐家都沒被抄,太自覺了。”
“娘子,這麼看,我什麼時候才能把唐正浩弄去疆地?”
“勾-引你成不成?”李易摸上陸璃的手,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