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家父朱元璋,我師劉伯溫!【求追讀!求月票!】(2 / 2)

“朝中文武都以為文和你不喜文典,莽撞粗鄙。”

“今日之後,誰若再是如此,我就要笑他有眼無珠了。”

“你這心細如發的模樣,哪裡像是個戰時先登的武人!”

麵對劉伯溫語氣莫名的誇讚,季秋隻是嘿嘿一笑,沒有開口。

誰料劉伯溫卻是話頭一轉,打量了季秋幾眼,這才疑惑道。

“以你的見識,還不明白李飲冰為什麼要彈劾你嗎?”

季秋心說我要是知道我還來找你乾嘛?但神情上卻是沒有絲毫流露,誠懇道。

“弟子當真不知。”

“要說我與李飲冰的交集...也就是他彈劾文正哥那件事。”

“可我也僅僅是保下了文正哥,後續也沒針對他乾什麼啊?”

“就算他和文正哥有仇,那也是他倆的事,與我何乾?”

季秋的臉上滿是迷茫,看的劉伯溫是糾結萬分。

劉伯溫算是明白了,自己這個被迫認下的弟子,雖有見識。

但在政治一道上,當真是一竅不通。

劉伯溫的目光再一次落到季秋剛剛的手書上,斟酌許久,書案下的枯手緩緩攥緊,仿佛突然有了什麼決定。

“罷了。”

“且聽為師給你慢慢道來。”

一聽這話,季秋立刻在木椅上筆直的坐好,擺出了認真聽講的架勢。

劉伯溫似乎對季秋現在的狀態很是滿意,又用滿是讚賞的目光對著季秋點了點頭,這才剝繭抽絲道。

“借你剛剛的話來說。”

“朱文正一案,症結在於勳貴與文臣之間的明爭暗鬥。”

為了能夠讓季秋快速理解,劉伯溫沒搞什麼玄之又玄的機鋒,說的直接了當,還抽出張宣紙,一邊畫圖,一邊給季秋繼續解釋道。

“這是我等和吳王所定,新朝的政令架構。”

“中書省領六部,統領百官,地方上交由各布政使治理。”

“吳王若是有令,需交中書省,轉呈六部,再傳令給各省布政使,最後才能交到縣衙一級。”

“如此龐大的管理機構,需要相當數量的官員效命。”

“這些人,大都是吸納的前朝官員,並且都在六部以下的層級任職。”

說到這,劉伯溫忽然長歎一聲,感慨道。

“布政使也好,一城縣令也罷。”

“他們永遠不會滿足現在的職務,想要繼續往上攀爬,甚至是進京麵聖。”

“而牢牢把持住中書省和六部高位的開國勳貴們,不論他們想與不想,都會成為漩渦中心。”

“為此,他們需要打擊勳貴勢力。”

“為此,作為勳貴青壯派代表的朱文正,必須要死。”

“他死,才能動搖勳貴的根本,在第一批開國勳貴老去後,出現後繼無人的局麵。”

聽罷劉伯溫鞭辟入裡的分析,季秋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您的意思是,李飲冰這群人,想要讓文正哥死?”

“又因為我保下了文正哥,李飲冰才會想要針對我,將我視作敵人?”

劉伯溫點了點頭,表示確實如此。

可這並沒有平息季秋心中的疑惑,反而更令他感到不解。

“不對勁呐!老師!”

“這群人為什麼敢盯上文正哥,還一定要他死?”

“文正哥可是我乾爹的親侄子!”

“天底下誰能殺的了他?”

看著懵懵懂懂的季秋,劉伯溫實在是不忍心繼續說下去。

可為了讓季秋明白權力鬥爭的殘酷性,劉伯溫還是選擇向季秋,揭開了那個血淋淋的真相。

“文和...”

“有沒有一種可能。”

“吳王...其實也想讓朱文正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