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第一更3K大章奉上,晚點還有兩更,也是3K大章!】
畫麵回到大殿內。
“閩中八縣七十萬戶百姓,安危都維係在平章一人身上!”
“平章萬不可赴那龍潭虎穴之地,以身弄險啊!”
待到季秋走後,立刻就有文武官員上前,情真意切的勸諫著陳友定。
也有人早早就和朱元璋那邊建好了關係,無論誰輸誰贏,都能保住自己的官位。
但這種時候,若是不勸諫陳友定,那就不是“不合群”這麼簡單的了。
是以到最後,閩中所有文武官員都湧到了陳友定麵前,言之鑿鑿的希望他能夠回心轉意。
陳友定環顧身前,看向那一張張不知心思的麵容,忽的唏噓道。
“應天那種一年兩熟之地,居然能有畝產四石的水稻。”
“若是放到咱們閩中這等一年三熟之地,一畝地一年的收成,怕不是要破十石了?”
“一年十石啊...”
“青田公真乃當世聖人也...”
眾官員麵麵相覷,不明白陳友定為何對季秋這麼相信。
“平章,那隻是朱賊義子一家之言!”
“豈能輕信?”
陳友定擺了擺手,笑道。
“若非有萬全的把握,青田公又豈會把自家公子派來?”
“更何況畝產十石...”
陳友定的目光越過層層人群,看向大殿灑滿陽光的正門。
幾分鐘前,這裡站著一個朝氣蓬勃的身影,自信的說一定不會讓他失望。
此刻沒了身影的遮擋,透過肆意灑下的陽光,陳友定仿佛看到了一幅畫麵。
宇內安定,海晏河清,每一個漢人,不,是每一個百姓,都能夠在陽光下挺起胸膛,幸福且快樂的生活下去。
這幅畫麵,名為盛世。
“就算真是場夢...”
“老夫也想親眼去看一看,有沒有那麼一絲實現的可能...”
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讀來平淡的一句話,凝聚著曆朝曆代不知多少百姓的絕望與心酸。
打了一輩子仗,陳友定比任何人都渴望結束亂世。
但在此之前,陳友定從沒有考慮過亂世結束之後,該是什麼模樣。
繼續回到那個百姓朝不保夕,人不如狗的時代?
不,不應該是這樣的。
季秋的話,啟發了陳友定。
於百姓而言,戰亂與否其實根本都不重要。
隻要活得潦倒,生的艱難,那對於百姓而言。
就是亂世。
隻有讓百姓都過上季秋口中的日子,這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二十年元末亂世,才算是徹底結束。
這樣的前景實在是太過美好,哪怕是隻有一絲一毫的可能,陳友定都想去親眼見證一下。
那個名為“盛世”的到來。
......
第二天,季秋就聽說了陳友定將閩中所有元人官員控製起來的消息。
足可見陳友定之雷厲風行,以及對閩中的掌控程度。
其實就算陳友定不管這些鐵杆元人,他們也掀不起什麼風浪。
閩中本就沒有多少元人,再加上陳友定在閩中二十年的經營,哪怕元廷罷免了陳友定的官位,閩中的百姓都得自發的擁護陳友定繼續執掌福建。
這就是民心所向。
“收拾收拾東西,咱們去買點東西,準備回去了。”
崔興的大臉盤子,“嗖”的一下出現在葉秋左邊,甕聲道。
“總旗,咱們這就準備回去了?”
季秋猛地後仰,遠離崔興,反問道。
“不然呢?”
“事情都辦完了,難不成你還真想讓我留下來當人質?”
崔興摸了摸手上的柳葉刀,似乎有些遺憾。
“這倒也是...”
“可惜,來趟福建,我連刀都沒拔過...”
季秋:“......”
你個憨貨!
默默地翻了個白眼,季秋徑直起身,準備去尋陳友定。
剛一見麵,季秋便大咧咧的開口道。
“叔父,侄子初來乍到,不識本地風土人情。”
“可否給我派個向導,我打算買點咱們本地的特產,帶回去給我乾爹乾娘,還有老師當禮物。”
“好不容易出趟遠門,俺也不能空手回去啊?”
看了看攤著手的季秋,陳友定不禁失笑道。
“老夫都隨你回去了,難道不是最大的禮物嗎?”
“呃...”
季秋頓時愣在原地,顯然是沒想到一本正經的陳友定,居然會和自己開玩笑。
不等季秋反應過來,陳友定便招招手,吩咐道。
“取...三套水晶器,象牙五對,德化白瓷珍品十件,交於...我這侄子...”
季秋頓時上前一步,正要推辭,卻發現陳友定正促狹的看著自己。
“你口口聲聲喚了我兩日叔父,老夫也不能讓你白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