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此一事,鄧愈算是徹底斷了拉季秋打工的念頭,甚至恨不得成天躲著季秋走。
季秋也樂得清閒,舒舒服服的摸魚,順便挑選著接下來想要兌換的道具。
可能唯一的壞處,就是沐英看向季秋的目光總是有些複雜,看起來心事重重...
然而季總旗美好的摸魚生活,很快就隨著一份軍報的送達,戛然而止。
“啥玩意?鄧伯又找我過去?”
季秋摸著下巴,心說這人怎麼不長記性呢?
沐英見狀,頓時哭笑不得,拉著季秋便往出走,無奈道。
“秋弟,正經些。”
“這回不是要你出計,而是襄陽軍情有變。”
一聽這話,季秋臉上的表情頓時莊重了不少,隨著沐英匆匆朝帥帳趕去。
“來了?”
“看看這個。”
見到季秋,鄧愈顧不上寒暄,便將一封軍報隔空扔到了季秋手中。
細細觀之,季秋的眉毛漸漸皺成一團,神情緊繃。
“元廷在襄陽周遭駐紮有大軍?”
“並且還有部隊,不斷朝著襄陽方向集結?”
鄧愈緩緩起身,打量著帥帳側方的地圖,一臉憂色。
“對。”
“按照目前的情況推斷,待到元廷集結完畢,襄陽附近恐怕會有十五萬元軍!”
縱使鄧愈為當世名將,麵對目前的局勢,也感到頗為棘手。
此次東西並進,鄧愈手中的部隊不過十萬,兵力已然處於劣勢。
縱使元廷兵力尚未完全集結,但同樣的,鄧愈的後隊此刻也在路上!
更重要的是,鄧愈還是攻方!
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而兵力比對麵少該怎麼辦...
季...孫子兵法裡其實也說了。
戰略性轉移,避免交戰,以待戰機。
可鄧愈等得起,襄陽的元軍等得起,甚至王保保也等得起!
但是徐達和常遇春率領的主力軍,卻是等不起!
元廷本就勢大,時間一長,根基不穩的大明內部難免生變,北伐休矣,大明休矣!
萬難之下,鄧愈甚至動了采納季秋建議的念頭!
要不...試試文和的計策?
片刻後,鄧愈猛地反應過來,自己剛剛產生了多麼危險的想法,趕緊猛猛搖頭,將雜念驅逐出腦海。
使不得使不得!
頗為煩悶的長出一口氣,鄧愈看向季秋,正欲開口,卻發現季秋已經看向了自己。
“鄧伯。”
“元廷是如何知道我軍要進攻襄陽的?”
“軍報上說的清清楚楚,襄陽的元軍,是從河,洛,甚至是更遠的秦晉等地,抽調而來的。”
“若不是事先知道我軍的動向,元廷反應何以如此迅速?”
季秋語氣凝重,緩緩說出了事情的重點。
想要劍指河洛,其實不一定非要攻打襄陽。
沿襄陽北上,渡江而攻樊城,威懾河洛,這是當年關二爺北伐,威震華夏的路子。
也可取道廬州,經江夏而略樊城,圍困襄陽。
沒錯,劍指河洛的關鍵點,其實不在襄陽,而在一江之隔的樊城!
元廷若是擔心明軍北上,理應在樊城周遭,同樣布置大軍才對。
怎會目標如此明確,直接集重兵於襄陽?
就不怕明軍從江夏方向,沿江直接斷了他們的糧道?
而且看元軍這個集結的速度,他們向襄陽集結大軍,甚至還要早於明軍出兵!
昏暗的帥帳內,燭影搖曳。
季秋三人無聲的對視一眼,眼神閃爍。
......
時間回到幾天前。
“汪廣洋,你瘋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