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是王家父子有異心,欲要作亂?”
此言一出,汪廣洋極力控製著麵部肌肉,不讓自己露出震驚的表情,心中猛吸好幾口涼氣!
這小子,果然不是個省油的燈!
他是怎麼猜到的?
徐達也是大為側目,驚訝的看著季秋。
“文和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一聽這話,季秋知道,自己猜對了,隨口道。
“出征之前,老師曾經叮囑過我。”
“王家父子頗有野心,不會輕降。”
隨即,季秋仿佛想起了什麼,趕忙補充道。
“這...這是我另一位老師叮囑的...”
“你們知道的,是左丞相他老人家...”
聞言,徐達一挑眉毛,沒說什麼。
汪廣洋卻是大為震驚,心說李善長竟還有如此遠見?
平日裡真是小瞧了他啊!
見二人並沒有對自己的說法,表示出什麼異議。
季秋這才鬆了口氣。
季秋記得很清楚,正史中,明軍並沒有與元軍於淮水爆發激戰,戰事初期的進展非常順利。
王宣,王信父子,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宣布歸降大明,隨後叛亂,被徐達輕易鎮壓,不到兩個月便收複了齊魯全境。
從這來就能看出來,徐達對於王宣父子是多有防備的。
為了以防萬一,季秋還準備在大軍將動時,找個機會提醒一下徐達,順便往李善長身上,再扣個黑鍋。
咱們季總旗的老師,可不是那麼好當的!
而且老盯著劉伯溫一個人禍禍,季秋也是於心不忍,也該讓李善長擔負起老師的責任了。
這就叫可持續發展!
但冥冥之中,季秋總感覺哪裡不對。
如今大軍剛剛挾大勝之威,進駐齊魯,王宣父子也是當世梟雄,就算真要反叛,豈會如此草率,還能走漏風聲,被汪廣洋知道?
季秋並沒有直接說出的心中的疑問,而是對著汪廣洋試探道。
“汪大人,說說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應該的。”
汪廣洋不慌不忙,娓娓道來。
“昨日,王家父子深夜請我前去府中。”
“我心中存疑,到了之後便主動開口,以天下為誘餌,誆騙他朝中官員多對如今現狀不滿,願意輔助於他,成就大業。”
“王宣這賊子,果然上當,立馬暴露出了野心!”
“他準備趁我大軍渡過黃河後,與元軍裡應外合,謀逆犯上!”
說到這,汪廣洋猛地看向徐達,憂心道。
“我假借煽動大軍儘快出兵為名,這才回到滕州。”
“此計雖然毒辣,但可將計就計!”
“大將軍可遣上將渡過黃河,誘使王宣父子行動。”
“也可先發製人,儘快平亂。”
汪廣洋這副忍辱負重,義正言辭的做派,看起來像極了憂國憂民的忠良之士。
但季秋並沒有被他忽悠住。
季秋很清楚,這個不顯山,不露水的汪廣洋,才是東南士族暗地裡的領袖!
他可不覺得這樣一個人,會真的為了大明考慮,為朱元璋分憂!
無論汪廣洋究竟想要乾什麼,季秋都不可能讓事情,按照汪廣洋安排的劇本發展。
念及於此,季秋立刻上前一步,沉聲道。
“大將軍,不必這麼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