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皇帝就算上台,麵對如此龐大的錦衣衛,能分的清誰是忠臣,誰是文官滲透進來的沙子嗎?
無奈之下,明朝後來的真正的賢君能君,如憲宗,武宗之流,隻得仗著太監,另起爐灶。
但由於東漢和唐朝年間,眾多“名監”的彪悍事跡,太監的名聲當真是臭不可聞,皇帝就算用著太監,乾著臟活累活,心裡也始終犯膈應。
彆的不說,錦衣衛無論再怎麼發展,也不可能威脅皇權。
但是太監這個團體,曆史上可是乾過廢立皇帝的壯舉的!
但錦衣衛已經廢了,明朝的皇帝要是不想自己變成瞎子,聾子,也隻能捏著鼻子用太監,但又不敢像錦衣衛一樣,搞出一套完善,可以傳承下去的官職製度,自然無法和羽翼豐滿的文官相抗衡,“人亡政息”之事隨處可見。
而明朝初期,凶名赫赫的錦衣衛,在明朝中後期也徹底沒了聲息。
而汪廣洋這次搞出來的小動作,也讓季秋意識到,錦衣衛的存在,實在是太有必要了!
並且由於季秋的影響,洪武年間朝堂之上的局勢,勢必會比原本的曆史中更洶湧,更猛烈!
海貿,都察院升格...
哪個不是文官深惡痛絕的事情?
文官後續的反撲,肯定會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毒辣!
季秋摁倒了一個汪廣洋,肯定還會有張廣洋,李廣洋之流,繼續站出來。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更何況是事關家族幾百年傳承的根基所在呢?
並且日後他們的出招,隻會更陰險,更毒辣!
季秋不喜歡這種被動的無力感。
而是要主動出擊,將危險扼殺於萌芽之中!
決定了!
從此刻開始,讓大明官員感受痛苦!
日子過不下去?那就去怪汪廣洋罷!
而毛驤在得知錦衣衛的名字後,一股熟悉的親切感,瞬間湧動至全身。
錦衣衛?
好名字啊!
不知為何,毛驤就是覺得,這個名字跟自己格外般配,甚至有種血濃於水的聯係!
“秋哥兒!真絕了!”
“你這主意好,名字起的也不錯!”
“錦衣衛?”
“不錯!當真不錯!”
“不知是誰想出來的這個名字?”
“是你?還是...?”
按照毛驤所想,如此不乏文采,又極其形象的名字,應當出自劉伯溫之手。
但季秋很快便用實際行動,告訴他。
你錯了!
“當然是我親愛的老師,左丞相李相國啊!”
“除了他,朝中誰能有如此精彩絕倫的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