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排妥當,罪證如山(1 / 2)

一個周後,南京。

皇城內,朝殿上。

李康順沉坐龍椅,下方文武百官齊列,氣氛肅穆。

今日早朝,大家討論的隻有一件事。

禮部尚書首先出列彙報:“啟稟皇上。關於吳王作亂的調查,沒想到深查之下牽涉甚廣,多得拱衛司、東輯事廠、影都府三司合查,刑部、大理寺、江東巡撫等部門通力合作,才讓許多無頭公案水落石出。”

他頓了頓嗓子,此次他們早朝,批鬥的可是皇帝的兒子,他一個禮部的人第一個出來發言,那是因為他負責的部分在整個案中案裡頭算是罪情最輕的,由他先彙報算是給皇上熱熱身,免得一來就下手太重。

“不久之前西域三十六國發生叛亂,盟友樓蘭女王受匈奴和內部數國威脅,此案在吳王府處查得結果。吳王李建弼府上留有與蒙古王世子的來往信件,內容講述買通敦煌拱衛司分駐地總事董晟睿竊兵支援一事,並且蒙古王世子在樓蘭國使用的一批火器,亦為吳王秘密提供。為了奪得可引魏王來到茶商會的羅布麻茶,派殺手劫殺了烏孫國來訪的外交使隊及貢品,小昆彌死於非命,為事後我們防禦蒙古騎兵的重要屏障的烏孫國內亂埋下引線,導致烏孫國上下動蕩,險些被蒙古吞並。此乃私通敵國、賣友求榮、破壞聯盟、禍國殃民之罪,罪……”

“咳咳咳……”百官之首,一位白發老翁身穿華貴朝服,捂著胸口一陣猛烈咳嗽。

老翁相貌嚴苛雷厲,乃當今左丞相楊士奇,今年七十有餘,三朝元老,早位於三公之首,位列極臣,可說在朝殿之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但近些年來,楊士奇在早朝上已鮮少發聲,大多時候隻是眯著眼微晃頭聽百官朝報。百官見其威嚴立於朝首,年過古稀仍認真聽各官朝報,上朝愈發認真。

然而隻有皇上和他身旁的老太監知道,這楊士奇年紀大了,在那打瞌睡罷了……但三朝元老為本朝做出的貢獻難以用言語說清,楊士奇就算在朝殿上打瞌睡那也是皇上睜隻眼閉隻眼賜予的特權,無人敢質疑。

如今老丞相一陣痰湧一般的咳嗽聲打斷了禮部尚書越說越興奮正當感慨的點,掐掉了禮部尚書的話。禮部尚書臉色不好地等老丞相咳完那一陣,再打算繼續說,這下倒是自己說不下去。

接下來就該論罪,私通敵國與造反同罪,罪當滿門抄斬……尼瑪誰敢抄斬吳王他爹啊!連皇上都敢抄斬,嫌命長是吧!

禮部尚書馬上反應過來,老丞相這是在救他呢,連忙支支吾吾地退下,朝老丞相拋去一個感激的目光。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啊!今日早朝議題敏感,若無老丞相在此控製節奏,怕是要出亂子!

刑部尚書接著禮部尚書的後麵站了出來,看到他出來,大家都明白這才是開始進入真題:“稟報皇上,這些是在吳王府上搜出來的一部分罪證,請看!”

皇上身旁的老太監心疼地看了一眼皇上,這段時間兒子弑兄兄弟相殘,足以讓皇上心碎。誰想眾官一查,竟查出吳王如此多黑料,不知皇上可否撐得住。

皇上回頭,憔悴的麵孔上雙眼透出三分悲切七分堅強:“呈上。”

“是!”

老太監連忙下去將五份厚厚的卷宗摟住,呈上給皇上。皇上隨手拿起一本一目十行,拂了拂手,示意刑部尚書繼續說。

“這裡頭是吳王近年來貪汙枉法的罪證,由大理寺、刑部、江東巡撫合力徹查整理出……因數量龐大,這些隻是部分案情較嚴重的……”

朝上文武百官通通倒吸一口冷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