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黑臉,在君臣兩頭針鋒相對的情況下,楊丞相這一夢囈有拖他們氣勢後腿的嫌疑啊!
本以為皇上要借機發怒,誰想皇上也不怒,輕描淡寫地了聲:“還沒到時候,不過也快了,用膳一事好。但現在有些事需要楊丞相給朕抓個主意。”
皇上不怪罪,眾臣都鬆一口氣。
陳公公簡單和楊士奇明了情況,楊士奇搞明白什麼清苦後慢慢才歎了口氣,站起來朝皇上行禮。
“老臣覺得,此時萬萬不可納妃。”
楊士奇張嘴就把事情這麼決絕,讓其他臣子目瞪口呆。
此時還不讓催促皇上生子,難道要等皇上五十大壽才生?!
“朝廷新亂,並且一年不到連逝兩位皇子,喪事未完怎可婚娶,不合適不合適。”楊士奇躬身道。
這話簡直在打自己臉,當初二皇子死後他是第一個跳出來要讓大皇子結婚衝喜的。不過楊士奇都能位極人臣了,臉皮哪還會薄,怎麼打自己臉都不會在乎。
楊士奇是知道皇上如今側重點在何方的人,當然知道該做什麼判斷。
皇上真要新娶其實也不是不行,但皇上剛死了皇子馬上就納妃肯定會讓已經大跌的威信進一步下降。他既然都明白不是妃子不能生的問題,皇上又還有血脈在外,那為何要付出這個代價?
這事由皇上強硬拒絕容易傷了眾臣的心,自然讓楊丞相來周旋更適合。
楊士奇也理解其他不知道秘密的臣子心中著急,但此刻他要幫皇上一把,同時緩和眾臣的焦慮。
“老臣建議,需等皇子安葬後靜心祈福三年,到時應已平定逆賊,喪節也已過,可召大喜。”楊士奇接著道。
皇上心中大讚楊士奇這個緩兵之計絕妙!
“三年?楊丞相,三年是否太久?!”一臣子驚訝道。
“對,朕也覺得三年太久。不知兩年可否?”皇上忍著心喜裝蒜道,就這麼悄悄把自己混入群臣陣營之中,把矛盾化解得一乾二淨。
“這得找神宮監的人合計合計,老臣這麼隨口時間也不一定對。”楊士奇這種老狐狸肯定不會承擔一眾大臣的壓力,卸得一乾二淨,“回頭老臣就去找神宮監,之後再給個答複。這段時間就請皇上好好調養身子,龍體為重。”
“好,這事交由楊丞相辦朕安心。”
一君一臣暗地裡配合默契,把滿朝文武催生的事情就這麼化解了。
群臣無奈,但楊丞相這個核心老臣子都這麼了,他們還能怎麼著。再,兩個皇子一前一後死去,又都犯了死罪,來也是邪門。皇子剛喪皇上立刻談及婚事,確實不是什麼好兆頭,聽起來心裡也疙瘩,先緩緩也可。
反正皇上也不反對了嘛。
眾臣正當覺得朝事結束,皇上卻突然道:“各位若無事秉奏,朕倒是還有事情要與你們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