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良俊逸劃退半米,大家這才看清星誌把塗上掩蓋金屬光芒的巴掌長的短匕首。短匕首的鋒刃看起來比普通匕首鈍得多,但其獨特造型令直刺的衝擊力變得更大。
星誌擊後攻勢未完,節奏和之前一動一靜完全不同,立刻抬腳朝公良俊逸踢去。連踢兩腳,一踢借力二踢躍起,最後再淩空照著公良俊逸下顎上鉤一擊高揚飛踢!
飛踢之後借著慣性,星誌八在空中淩空後空翻,雙手往外一甩,數道黑光從他指尖飛出一閃而逝!隨後身輕如燕輕盈落回地麵,死水般的雙眼殺氣儘顯!
公良俊逸這頭更是精妙,反應堪堪追上對方的攻勢,右斜豎出劍鋒擋住第一腳,左手轟出一拳擋住第二腳,身背後彎昂頭閃過對方高揚上鉤一踢!就憑足尖刮出的風劃麵之疼,公良俊逸已斷定這一腳被踢實恐怕脖子不斷都得變腦殘!
最後劍鋒橫揮,一道猶如山澗溪流的銀光躍然空中,帶著魁罡二連之正氣,砍飛那三道飛出的黑影。
一切做完,公良俊逸往後輕躍一步擺出劍勢,這才有時間抹去一頭冷汗!
現在不是勝負的問題,剛才他隻要有半點疏忽,肯定要被人橫著抬回去了!
星誌浪接一浪,說時慢那時快,所有招式連接快速淩厲,微小的節奏變化隻有高手才看的仔細,普通觀眾隻能看到星誌通連招快如閃電,精彩得眼睛都沒法眨一下!
剛才的攻勢星誌八可沒有留手,這都沒法一舉拿下對手,他的行動開始謹慎起來,緩著氣息橫移步伐,再找機會。
這點空隙時間大家才有空看清公良俊逸打下之物,那是少見的獨門暗器,尋常人還真沒見過……但拱衛司和東輯事廠可是朝廷的眼睛,怎會認不出這幾枚菱形暗器!
“東瀛忍者……”圈內的公良俊逸和圈外的李夢瑤,兩大公門的頭領一起嚴峻地低聲輕道。
東瀛是民間說法,指的是中原以東的一座島國,正式國名叫倭國。倭國在數朝前歸降,這才被封了“倭國”這個國號,成為中原的藩屬國。也因為其內部有各方勢力長期混戰,許多軍閥敗軍或無家可歸的人變成海賊危害周邊國家,因其來自倭國這些海賊被稱為倭寇,中原這邊對他們輕蔑的叫法便是倭寇島。
這個國家雖小,但野心非常大,總想著要擴張領地,並把目標放在了地大物博的中原之地。每每中原出現國力薄弱之時,便要弄出些動靜。
本朝初立之時他們也曾想抓住中原內亂動亂過,後來幾經波折還是被開國太祖打得服服帖帖,隻能繼續安分做自己的藩屬國。後來有鎮國四武蛟龍坐鎮東海,當朝海軍發展到了一個空前強大的地步,倭國更是變得安分許多,擺低姿態向中原皇帝進貢。我朝也開通海港與其貿易通商,故而在東海沿岸城市能見許多倭國人,倭國一些武術流派也漸漸在中原武林中出現。
呂家堡廣招門客,招來東瀛的高手不足為奇。
“忍者”一名便是東瀛的其中一支武術流派。這支武術流派和影都府的由來如出一轍,為政權領主私下培養的特種武士,主要在暗地裡乾些偷情報搞暗殺的見不得光的事情。所以他們的武功也和暗衛相似,走的是陰狠毒辣的調調,追求高效殺敵,靈活多變,行動迅速。
搞明白這小子是忍者,公良俊逸可不敢小看人了。忍者修行的“忍術”追求“五道”,分彆是“食、香、藥、氣、體”,囊括多種常識,並非隻是單純的武者。其中“食”排在“五道”之首,這裡的“食”所指不是美食家,而是他們為了控製體重對吃的東西非常講究。
體重必須控製在六十公斤以下,每個個體都在追求身體平衡和輕盈的最佳平衡點,以達到飛簷走壁掛枝無形的地步。
所以這小子瘦瘦小小,可不一定是因為年紀小,很可能是飲食調和出來的最適合他的體型!
藏在暗處的殺手,越輕盈越可怕……這是武者都明白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