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新世界(1 / 2)

耗費了些時間,第一批知情者的心態倒是穩住了。

畢竟身居高位的人,不夠堅強是走不到權利中心的,所以再大的刺激,隻要還有希望,那麼還得向前看。

何況謝知給出的方案,代表的可不是一點點希望,而是徹底的重新洗牌!

要知道以前還是摸著石頭過河,可現在是前路無人,這樣的機遇,豈可錯過。厽厼

所以還是傳統手藝,確定了目標,那就不浪費時間,先乾起來。

而有了本土高層的全方位合作,後麵的事相對就好辦多了,怎麼做心理工作,其實更是經過時間考驗的強項,比謝知可牛多了。

所以放棄幻想,認清現實後,很多問題反倒不是問題了,方方麵麵的專家那叫應有儘有,人口第一,足夠團結,加上全民教育跟的上,那麼爆發出的能量是無比恐怖的。

結果沒幾天功夫,基建國就整出了比謝知、巴基的計劃更詳儘完善的方案,國家機器全功率運轉效率太高了。

彆的不說,針對印第安人的方案,基建方給出了諸多的援助、合作項目,可不僅僅是讓機器人弄好了衣食住行那麼簡單,考慮的更加全麵。

畢竟印第安人人口太少,很多方麵都缺乏人才,不是說印第安人沒法上學,而是高端人才太匱乏,很多事,不是有了機器人就可以搞定的。

所以教育和專家的援助肯定要跟的上,雖說知識灌輸的方式很好用,但那是直接獲取知識,並不等於就會變成人才。

再比如城市規劃,印第安人連國家都沒有,這方麵更是兩眼一抹黑,而搞規劃正是基建國的強項。

還有糧食問題,基建方更是把發揮了種族加成的天賦,沒太陽怎麼了?人家沙漠裡都能種地,隻要有種子有土地,都不叫事。

甚至按照他們的說法,機器人種地活兒太糙,種地也需要指揮官的,否則讓全人類吃上飯還不知道得等到哪天呢。

建設方麵更是行家裡手,一片空白的情況下,規劃起來甚至可以一步到位,結果把未來百年的城市建設格局都整出來了。

這也讓謝知、巴基有些羨慕,有問題找專家,確實省心多了,所以還是人才儲備最重要啊。

而通過在矩陣世界的溝通,印第安人一方對合作計劃完全同意,有個大國提供幫助還矯情啥,人家還真就相信基建方,沒彆的,隻要印第安人腦子正常,還沒忘記曆史,還知道各國的德行,就知道誰能信誰不能信。

至此,有史以來,印第安人終於有了國家,而不再是部落,國名也是現成的,就叫印第安共和國。

一個月過去了,在機器人部隊的全功率建設中,第一座機器人造的地表城市出現了。

而這座城市不同於以往,是一座地下和地表相結合的,反正技術上不存在問題,那為什麼不造。

側重於地下城,不僅僅是因為現在地表的環境惡劣,也是為未來考慮,排汙係統一直是城市問題中的老大難,但有了地下城,很多問題就好解決多了。

排汙、排水係統完全可以在一開始就往最大規模造,彆說跑汽車了,過個直升機都夠寬敞,而且維護修繕也變的易於操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