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隨同有德來到空地上,就看到一張碩大長桌上,擺了不少東西。
“那是什麼?看著有點眼熟。”謝知指著桌子上的一個西瓜大的東西問道。
那東西是個球體,表麵上有很多觸凸,硬要說的話,有點像個卡通太陽。
有德托起它,道:“這就是分子機器人,這是放大後的樣品。”
謝知喃喃道:“越看越眼熟,記憶裡好像是哪一年,鬨的什麼冠病毒。”
“是的,根據資料顯示,造型設計確實源自某種病毒。不過說是分子機器人……”有德將其放下,拍拍手:“其實就是個噱頭,依舊是納米機器人,畢竟分子也有大有小。”
巴基問道:“這個修好了?”
有德點點頭:“修好了,我隻嘗試修複了幾台,再多就沒必要了,這是未來科技,對現在我們來說主要是過於耗費資源,性價比並不高。
實際上,技術含量雖然非常高端,但最難解決的微型化問題,對我們來說不是問題。
其他好東西很多,不過目前我們能用的上的,是它們的共享係統,以及磁場運行原理。”
蕾恩指著另一個東西道:“那這個章魚似的東西也是機器人吧?”
有德道:“是的,這就是我改良設計的納米機器人原型機,外形借鑒了章魚,多觸手更靈活,能做的更多。
天網的分子機器人在突破微型化方麵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占據研發投入比例的一半還多,導致機體設計實際上還有很大缺陷。
我們直接以正常體積製造,隨後縮小到合適體積就是,所以在設計方麵,擁有更多的升級空間。
唯一的缺陷,還是材料方麵有巨大差距,目前我們還無法製造分子機器人的材料,所有材料的來源,都是來自天網和大約翰的軀體,靠拆解改裝,數量存在上限。”
巴基:“你擺著這倆樣品,是不是說我們的新裝備主要由納米機器人構成?”
“沒錯,鑒於數量限製,所以我采用的是複合利用,納米機器人,加上……”
有德指指一個玻璃容器中的銀色液體:“液態記憶金屬,二者相結合,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
要知道不光是材料本身,芯片數量我們也不夠,雖然靠皮姆粒子我們對芯片的要求不高,但製造納米機器人需要的量太大了,原本分子機器人的芯片也全部報廢了。
而液態記憶金屬的適用性非常廣泛,可以說無論整體還是一滴,都可以充當芯片,二者結合,問題就解決了。
並且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其能源載體就是本身,它就是一團流動的大電池,能源問題也解決了。
這也是我之前要求分解四台T-1000的原因。
可惜,REV-9我們隻有五台,其液化記憶金屬是升級版,重量更輕,變化速度更快,蓄能更持久,其他性能方麵也優於老款。但鑒於REV-9的實際作用比T-1000強太多,拆解改造弊大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