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泌尿科武器化(1 / 2)

獵3戰甲的入場,堪稱所向披靡。

就如古代冷兵器戰爭中的前鋒武將,負責的就是披荊斬棘。

對普通士兵堪稱硬骨頭的步行機,火力點,被獵3戰甲一一敲了個稀巴爛。

事實上如果不是為了儘可能的拿到完整敵艦,還可以玩的更大些,畢竟獵3的重火力也不差。

而有了“武將”在前麵開路,隨同的機器人部隊也發揮出了應有的群體力量,不但能收拾普通帝國兵,還能給獵3提供火力支援。

默契配合之下,敵艦內部的武裝力量根本擋不住,效率遠超常規攻堅戰,推進速度也符合了指揮部計劃的預期。

此時第一軍團艦隊的局麵,就是製空權徹底喪失,被戰機、無人機機群儘情戲耍,就像被蜂群包圍叮咬的傻小子,偏偏周圍還沒有水源讓他跳進去。

突圍,無望。

而內部,則是無法抵擋敵軍登陸部隊勢如破竹的攻勢。

所以,戰局已定。

但即便如此,對曼達洛軍來說,還是上演了多次險情。

因為困獸猶鬥真的很瘋狂。

戰場有那麼五、六艘巨艦,見大勢已去,選擇了同歸於儘!

自爆很難做到,因為武器庫是優先被拿下的目標,防的就是這一手。

超光速撞擊也彆想了,造成能量斷路也是優先任務。

然而占領艦橋指揮中心,並不是每一批登陸部隊都做的到,畢竟戰場上的變化並非真的是下棋,什麼情況都有。

這也就給了一些敵艦機會,他們選擇了以巨艦碰撞的方式製造大爆炸。

所幸,曼達洛指揮部對戰場的監控足夠全麵,通訊也保持通暢無阻,命令能落實到每一個士兵,所以發現端倪後,及時撤離對獵3戰甲不成問題,破壁而出就行了,出去就能變形成戰機。

人員損傷,目前依舊是零,但機器人部隊和魚槍確實損失了不少,但這點損失不算什麼。

而機器人部隊,其實用的不是本地有自我意識的蠢萌進化型,距離成為數字生命還遠著呢,屬於真正的機器炮灰,器材耗損不算什麼。

倒是敵人選擇了自殺式反擊,讓指揮部對推進速度下了更嚴苛的命令,速度必須更快!

同時空軍也進行了配合,儘管不想摧毀艦橋,畢竟無論巨艦和敵軍高層,都是重要目標,但一經發現可疑舉動,那也不在乎了,確保戰友的生命更重要,艦橋該炸就炸,不留手了。

而在敵艦內的眾多獵3戰士也豁出去了,戰甲就是個裝備,損傷過重也沒關係,大不了回去換新裝備,反正自己還穿著一套小號的,一樣能在太空中飛行。

結果玩的更狠了,完全是以傷換傷,爭取每一秒的時間,推進速度瞬息拔高。

最終,這支艦隊被徹底吃了下來,大獲全勝!

三分之二的敵艦被俘虜,三分之一被摧毀。

戰損戰鬥機器人,若乾。

人員傷亡零!

戰艦損失,零!

誇張麼?還真不誇張。

事實上要是出現大量人員傷亡,那才會讓謝知失望。

儘管打仗就要死人,幾乎成了定律,可也得分現實情況。

在星際戰爭中,主要的人員戰損,事實上是發生在戰機空戰中,但獵3的護盾實在太皮實了,已經超出了本地常規對空火力的火力要求。

如此一來,在沒有提高防空和戰機的火力前,想打爆獵3基本是做夢。

更強的火力不是沒有,但那是針對戰艦的,用艦炮打戰機,命中率低的令人發指,畢竟艦炮的鎖定、指向就不是用來對付戰機的。

當然,戰艦被摧毀的戰損那自然更大,可曼達洛軍的戰艦護盾同樣夠高端,何況這就是一場有心算無心的埋伏戰。

一方精密謀劃,蓄勢待發,一方毫無準備,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那麼若是雙方武備和訓練的水平一致的話,有戰損倒是可以接受,可硬件、軟件更具優勢的情況下,出現戰損就屬於指揮過失了。

所以戰損比,是合格的,但全軍發揮的水平,謝知給打了高分。

因為戰損比不是戰果的全部,戰損零,還完成了預定目標,而且打的漂亮,還極其乾脆高效,這對新軍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他們做到了。

謝知很滿意,軍事力量補上了重要一環,隨著時間推移,以後在麵對很多情況的時候,其實可以選擇爆兵流了。

沒錯,就是大部隊掩殺,愛咋咋地。

不過現在雖然贏了,但事情還沒完,還有很多事要做。

首先在巨艦內部掩殺推進的過程中,也不光是打仗,相關人員還獲取了戰艦中的通訊檔案,事關情報,這點很重要。

而結果,則是可以確定,第一軍團的後方決定派援軍了。

所以還得打。

之前雖然把東風快遞要塞作為應對敵軍援軍的後備手段,但曼達洛軍效率太快了,比預想更快的結束了戰鬥,所以其實也可以選擇不打的。

但指揮部快速商討後,做了決斷,打!

謝知得到上報後,也沒反對,打唄,優勢在我,本來就是要收拾帕爾帕廷的,還在乎便宜占多了?

隻不過,敵人的援軍距離趕到還得花些工夫,當然這是好事,可以有更多時間做好戰備。

而之所以如此,不僅僅是因為新軍效率夠高,還有其他的原因。

首先,儘管超空間躍遷讓星際遠航變的極其方便,且如今這個時間點,超空間躍遷技術又有了進步,當然千年隼還是最牛的,沒被超越。

但問題在於,援軍是需要調配的,畢竟這是突發狀況。

隨時待命的艦隊肯定有,可超空間躍遷再方便,也依舊無法避免距離有遠近的現實問題,超遠距離航行,靠的還是不斷躍遷趕路。

何況現在一支主力艦隊告急,這樣的事不可能拍腦袋就下決策,能快速決斷的,隻有他們的最高領袖。

可就算那位最高領袖的夠果斷,但下一層的指揮官,卻不能胡來,支援在軍事中也是一門大學問,隨隨便便就派人往上衝,那是去趕著陪葬呢。

所以最起碼的,得花些時間決定由哪支艦隊擔當這任務。

而除了應對未至的敵軍,曼達洛軍還得打掃戰場,還有大量的俘虜得拘押,數十艘巨艦得處理林林總總,事不少。

最重要的是,既然準備打了,那麼第一軍團的通訊就不能切斷,還得派人傳遞虛假信息,繼續維持著戰鬥並未結束的假象。

大約半小時後,距離戰場比較遠的地帶,終於出現了一支艦隊。

沒有躍遷的更近很正常,這是基本的安全躍遷守則,直接躍遷到戰場上,就不是支援了,而是快遞送屍。

卻說新出現的艦隊,較之前的規模要小很多,由三十六艘巨艦構成。

可能是時間緊迫之下,來不及調集更龐大的艦隊了,也可能是這波援軍距離最近。

隻可惜,這次想全吃掉是不可能了。

沒彆的,還是宇宙太寬敞的原因,援軍可以從任何方向出現。

儘管指揮部做足了準備,但依舊沒辦法鎖定敵軍來的方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