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水稻(2 / 2)

再者,很多村種下來的糧食僅夠溫飽,連上繳都不夠,哪有多餘的去賣啊。

原以為村長隻是跟他們開了個玩笑,沒想到村長認真地說:“是啊,看你們一身泥濘就知道進村的時候費了些功夫吧,我們這個村路不好走,所以什麼都缺,但唯獨不缺糧食。”

唯獨不缺糧食?好大的口氣啊。

未等陳尚遠開口問,村長指了指山坡上的一片綠色說:“你們是商人,對糧食了解得不多,可能看出此處稻田和尋常稻田有何不同?”

這可難住了陳尚遠兩人,他們對稻田幾乎沒什麼認知,怎能看出不同呢?

於是隻能裝作仔細看了下,說:“隻覺得這些稻子比尋常的高了些,並無其他不同。”

村長哈哈笑道:“你們仔細看稻田裡麵。”

“裡麵有什麼不同,不就是旱地嗎。”

等一等,旱地?

陳尚遠忽然瞪大了眼睛。

即便他再怎麼不懂農業,但基礎常識還是有的。

水稻水稻,是要種在水田裡的。

可此處的稻田,竟然是旱地?怎麼可能!完全不合理啊!

大梁國旱地占大部分,若是真能將旱地種上水稻,那得產出多少糧食啊?

此刻陳尚遠的心中除了震驚之外,更多的是火熱,大梁國年年為糧食的事發愁,歸根到底就是因為土地的原因,若那些旱地都能利用起來,他都不敢想會帶來怎樣的盛世。

見兩人如受到驚嚇般,村長哈哈笑道:“外鄉人沒見過世麵啊,可知這裡的稻田畝產量有多少嗎?”

這個陳尚遠心裡還是有些數的,雖為親眼見過,但平時批閱的奏折裡倒是經常看到,一般來說,大梁的稻田畝產量在兩石左右,最好的也不會超過三石。

於是他試探的問:“可有三石?”

大梁計量單位,一石為五十斤,三石就是一百五十斤了。

而在這個時代,畝產量能超過一百斤,就算非常好的了。

村長摸了摸胡子,臉上也露出了一抹自豪,笑道:“你呀,膽子還是小了,再猜。”

“莫非能達到四石?”

陳尚遠驚呆了。

畝產四石,意味著這裡的糧食產量是其他地方的一倍啊!

“哈哈,我就不跟你賣關子了。”

村長伸出兩隻手,手指頭全部張開說:“十石。”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十石可是整整五百斤,比正常糧食產量高五倍?

絕對是吹牛!

“村長,做人可不能胡言啊。”王二低聲道。

“嘿,我這麼大的年齡騙你們作甚,說有十石絕對有十石,你們不信就算。”

陳尚遠倒是相信村長的話,心中嘀咕著沒想到涼州竟然有如此沃土。

怪不得這麼些年涼州發展得這麼好呢,原來有這麼好的地,能將水稻產量提高好幾倍啊!

在他的認知中,覺得產量好的原因是土地的肥沃。

怪不得要將糧食賣給縣衙呢,這一眼望不到頭的水稻,按照畝產十石來算的話,足夠養活一個小縣城的人了,對一個村子而言,確實太多了。

站在陳尚遠的角度,關心的自然不是賣糧的事,而是土地。

於是追問:“村長,你們這一片的土地都這麼肥沃嗎?”

“肥沃?跟土地有什麼關係?”村長反問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