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鹽不進!
這是馮瑞對陳慶的印象。
明明他們雙方之間隻要達成合作,一笑泯恩仇,陳慶就能得到數之不儘的好處,他實在想不明白對方為何會如此意氣用事。
他氣呼呼的離開了府衙,心中已經有些後悔了。
或許自己再磨一磨,陳慶可能就答應了與馮家合作。
看著馮瑞離去的背影,陳慶心中鄙夷之極。
這些世家之人,真是又當又立!
明明眼饞海水曬鹽之中的龐大利潤,表麵上卻還說什麼希望能與自己進行合作,當初在晚宴上的時候為什麼不答應?
分明是隻想享受好處,不想承擔風險罷了。
接下來一個月的時間,陳慶又擴充了不少的鹽田。
經受了一次戰亂的漢州,總算是恢複到了往日的盛況。
商旅們的車馬絡繹不絕,運輸者出產的精細白鹽,銷往附近的幾座城池,一個個都賺得盆滿缽盈。
他們賣出的這些白鹽,且不說賣相極好,價格也非常的便宜,一經上市就被老百姓們的哄搶。
原本因為戰亂而失去活計的漢州百姓們,或是被陳慶雇傭成了曬鹽的工人,或是被這些商團們雇傭四處奔忙,日子反倒是比戰亂之前更好了。
漢州東部。
這是一片海岸線十分陡峭的海域,非常適合一些吃水量龐大的商船停靠。
陳慶來回視察了一圈,心中十分欣喜。
“我準備在這裡修建一處臨港碼頭,所有的費用全部由我來承擔,幫我找一找你們當地修建碼頭最好的工匠,我要親自將設計圖紙交給他。”
陳慶轉過身來,對劉追說道。
劉追心中感到非常納悶,隻因他們漢州平日裡都是以漁鹽為生,很少有人靠商船做生意。
故而周圍雖然有一些小碼頭,但也並沒有多少人使用。
不過他還是按照陳慶的吩咐,找來了漢州最優秀的工匠。
“這位是我們漢州官造坊的李大匠。”
劉追辦事還是非常麻利的,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他就帶著一名看起來四十來歲的男子來到了府衙中。
這個年代工匠的身份地位極低,李大匠見到陳慶之後,臉上露出了一絲慌亂之色,急忙朝著陳慶行禮。
陳慶,對於這些技術型人才還是非常尊重的,甚至還特意吩咐人給李大匠搬來了一個座椅。
“相信劉太守應該已經和你說了我的想法了吧?漢州東部那一片陡峭的海岸線,我打算將其全部修建成深港碼頭。”
陳慶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設計圖紙。
“這就是我規劃的碼頭構造。”
李大匠有些將信將疑的拿起了陳慶的圖紙,看了一會兒之後,就連連稱奇。
陳慶設計的碼頭船塢,有大有小。
大的甚至能達到近百米寬!
李大匠苦笑著說道:
“殿下,我倒是覺得修建這樣的碼頭,未免有一些大材小用了。咱們的商船吃水量都非常小,而且體積也不大,沒必要把碼頭修建的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