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傳承下來的舊思想舊觀念,那些身懷各種絕技的匠師根本不受重視,待遇不高,社會地位低下,很多匠師也僅靠一技之長勉強糊口而已。
朱有兼身為穿越客,心裡十分清楚,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研人才是寶貝,自然當寶貝一般善待。
當然了,想要一下子推翻千百年傳承下來的舊觀念舊傳統很難,隻能一步一步來,慢慢地去影響人們,慢慢地改變他們的思想,新事物自然也慢慢地被人們所接受了。
兵工廠雖然增加了幾條火槍生產線,但產量仍沒有達到朱有兼的要求,不過,他也不著急,也不催促了,至少目前的產量,足夠裝備五萬人的軍隊了。
朱有兼之所以不著急,也不催促,是因為前膛裝藥裝彈的火繩槍實在太落後了,這對一個來自高科技社會的穿越客來說,無法容忍自己親手訓練出來的精銳軍隊使用這種原始級彆的爛武器。
既然不能容忍,那就隻能去研究,去創造,他雖然各種開掛,但他的金手指不是萬能的,對於槍械這種複雜的高科技東東,他還真一點都不懂,隻是在度娘上看過槍支的發展史而已。
竹管突火槍是槍械發展史中的鼻祖,十四世紀出現火門槍,十五世紀出現火繩子槍,十六世紀出現遂發槍,十九世紀初出現擊發槍,十九世紀中葉出現金屬彈殼定裝彈後裝擊針槍,十九世紀下半葉出現彈倉槍,十九世紀末出現自動槍械,曆經六百餘年的發展史。
朱有兼是不懂槍械,但知道它的發展史,他隻需要指引大方向,避免走彎路就OK,剩下的就看那幫精通槍械的老匠師了。
好吧,他承認,他對專家這個詞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