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稟皇上,步槍是造出來了,但仍存在不少問題,需要改進,轉輪短槍倒沒這些問題。”一名精通槍械製造的老匠師回稟道。
按照皇上提供的各種設計圖稿,擊針擊發的原理和底火配方等,專家們日夜研發,設計出了劃時代的第一支拴動步槍,有效射程三百一十二米。
不過拉栓退彈殼時,有時候退不出來,需要用小刀或小鐵枝把彈殼挑出來,極大的影響射擊速度,專家們正在查找原因,隻有找到原因方能加以改進。
轉輪短槍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打完六發子彈後,隻需要拿出彈匣一倒,六顆彈殼就倒出了。
轉輪短槍因為一個彈匣可裝六發子彈,射擊的速度比步槍快多了,近戰火力凶猛,可惜射擊隻有三十至四十米。
因機床不夠精密等各種原因,步槍的一些重要零件隻能用手工倒模製作,手工打磨,目前沒法量產,一個月挺多能生產十來支,效率低得讓人吐血。
轉輪短槍倒是可以批量生產,但射程實在太低,除了軍官配備外,普通士兵應該不會裝備,有量產的必要嗎?
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彈頭要鍍銅,彈殼更是用黃銅製成,這需要消耗多到數不清的銅材料,大明流通最多最廣的貨幣就是銅錢,卻要用來製作子彈,敗家也不是這樣敗啊。
“好極,轉輪短槍批量生產,步槍儘快生產,朕需要一百支應急。”
朱有兼眼睛一亮,他有一小段時間沒過來,專家們就弄出步槍和左輪手槍了?牛逼啊。
步槍有問題,那就慢慢改進,因為精密機床等原因沒法量產,那就研發,什麼時候研發出來了就量產,他不急。
之所以急用一百支步槍,那是給他的狙擊手應急用的,有了射擊更遠,裝填速度更快更方便,殺傷力更大的步槍,狙擊手的威力就凸顯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