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朕是被逼的(2 / 2)

所有經商者都必須到工商管理處登記造冊,辦理工商營業執照,方能憑證經營,無證經營者會受到沒收商品、罰款、處以刑期等處罰,嚴重的抄家砍頭。

這些管理法則隻是針對營業額達到一定額度以上或者有固定經營地址的商人,像普通百姓,特彆是農民種養的糧食青菜雞鴨啥的產品,不必辦理工商營業執照,而且一律免稅免收工商管理費用。

隻憑這免稅免收工商管理費用的優惠政策,足以讓天下百姓歸心,沒有百姓的支持,那些心懷不軌的家夥即便造反,也成不了氣候。

而且,為方便那些小商販和農民擺地攤,避免日曬雨淋,朱有兼還下旨,命各地州府縣城的主官儘可能地修建可以遮風擋雨的菜市場,專門賣家禽生鮮的肉行,以造福天下百姓。

考慮到各地貧困不一,財政收入少等諸多原因,他還給予一些建議,可以讓有錢的商人承建,可用縣衙州府每年收取的工商管理費用的一半支付,一直到付清為止,商場、肉行收歸國有。

為激勵地方的積極性,所收的工商管理費用的百分之三十上繳國庫外,其餘的由地方支配,用於支付基層員工的工資、建設本地等費用。

朱有兼心裡也清楚,貪汙腐敗是無法杜絕的,但隻要不踩踏紅線,他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裝著不知道,水至清則無魚嘛。

作為表率,京城東西南北四個城區率先動工,在原菜市場的基礎上擴建新的菜市場和生鮮肉行,朱有兼在百忙之中還抽出一點時間前往視察督工,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儘可能地加快工程進度。

等忙完這些事情,朱有兼也快累成狗,沒辦法,萬事開頭難,就算手下有人,不必親力親為,但給手下站台也是一種表態和鼓勵。

朱有兼心裡也清楚,在即將和清帝國決戰的關鍵時候如此折騰,必然會引發某些階層的強烈反彈,甚至逼得某些不知死活的家夥起兵造反,實屬不利,但他也是被東林黨和那些商人逼迫,不得不提前實施一小部份的革新。

有時候,長痛不如短痛,果斷割除毒瘤,消除內部隱患,反而有利於帝國百姓空前的團結與擁戴,加快大明前進的步伐。

在所有人被新設的工商局一事議論紛紛的時候,朱有兼的一紙任命引爆炸了東林黨的內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