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聞鼓。
曆代朝廷皆於朝堂外懸鼓,以使有冤抑或急案者擊鼓上聞,從而成立訴訟。
大明亦是如此,並且愛民如子的太祖高皇帝下令,隻要登聞鼓被人敲響,皇帝不管在乾什麼,都必須召集滿朝文武上朝,公開審理此案,辨明冤枉,以正人心!
而且洪武年間的登聞鼓設有專人管理,一有冤民申訴,皇帝親自受理,官員如有從中阻攔,一律重判。
事實上,宋朝以前,普通民眾可擊鼓鳴曲申冤,或向朝廷提建議,或對政策提出異議等等。宋朝以後,擊登聞鼓的條件日趨苛刻,至滿清已形同虛設,甚至規定擊登聞鼓者,先廷杖三十,以防止無端刁民的惡意上訪。
結果到了宣德年間,一位官員曾上奏取消登聞鼓,宣德皇帝以其為祖上所設未肯,但登聞鼓後來多流於形式。
不過現在是永樂年間,而且因為永樂皇帝急需要為自己即位的合法性證明,所以對於太祖高皇帝的祖訓幾乎是嚴格遵從。
因此,即便朱棣再如何震怒,也迅速下令召集滿朝文武。
起初群臣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等他們抵達大殿之後,群臣隱隱聽到了由遠及近的鼓聲,瞬間就是齊齊變了臉色。
這登聞鼓設置在午門之外,雖是朝廷明令軍民若有奇冤者可以敲擊,可實際上,真正敢於來敲的人卻是寥寥無幾。
原因無它,一旦敲擊,就是天大的案子,而且告禦狀的人也會被先廷杖三十,以免有刁民擾亂朝綱誣陷攀咬。
當然,若是涉及到了誣告,那更是抄家滅族的死罪!
總言而之,隻要是正常人,都不會采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對於朝廷而言,更是不希望有人來此擊鼓,畢竟鼓聲一響,即代表了這天下有冤屈,代表著皇帝陛下治國不力,這是在啪啪抽皇帝陛下的臉啊!
所以方才朱棣一聽到有人敲響登聞鼓,立刻就勃然大怒。
這大明立國以來,敲響登聞鼓也就在洪武年間發生過,建文的時候,都沒人來敲登聞鼓,到了他朱棣這兒,居然就有人來敲了。
這豈不是說,他朱棣這皇帝做得還不如那建文?
一想到這兒,朱棣心中就更是火冒三丈!
“將苦主帶上來!”
“朕倒是想要問問看他有什麼千古奇冤!”
群臣聽見皇帝陛下這飽含怒火的話語,一個個地全都是神情緊繃,心中不安。
惹怒了一位皇帝天子,對誰都不是好事!
不多時,便見小宦官領著一個人入殿。
這人衣衫襤褸,看起來不過是十三四歲的少年郎。
朱棣一見,臉色又拉了下來。
一個少年郎竟然有敲登聞鼓告禦狀的膽子!
那隻能證明他確實是逼得走投無路,確實是背負千古奇冤了!
可是接下來,卻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隻見這個少年郎入殿之後,碎步而行走到合適的位置,隨即行雲流水一般地行三跪九叩大禮。
此子不是來自民間!
因為他剛剛施展出來的這些全都是正統的宮廷禮儀!
一時間,朱棣和群臣都變了臉色。
這是哪兒冒出來的小子?
“安南陳朝宗室遺孤陳添平,見過大明皇帝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話一出,滿朝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