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來,安南軍並非沒有勝算。
畢竟當年安南陳朝剛剛建立之後,也是麵臨來自中原的蒙古大軍,那時忽必烈出征大理,兀良合台繼續攻略雲南其他不願歸附的部落,成功平定了雲南各地,因此安南成為蒙古戰略包抄南宋的障礙之一,成為蒙古軍進攻的目標。
兀良合台率軍征討安南,一度占領升龍,然而由於兵力有限,兀良合台撤兵回雲南,安南從此改變了“侍北”策略,主動遣使表示歸附,兩國暫時罷兵,但元朝對於藩屬國的要求讓陳聖宗感到困擾,最終導致了兩國之間的戰爭。
元朝派出大軍攻入安南,但安南軍經過兩次戰爭洗禮,總結了豐富的作戰經驗。在陳國峻的策劃下,安南采取了遊擊戰的戰術,主力部隊分散四方,以小規模的叢林戰騷擾元軍,元軍想要尋找安南軍主力決戰不可得,疲於奔命,損失慘重,安南軍最終在國王英明的指揮下成功擊退元軍,展現出了堅定不移的抵抗意誌。
隨即元朝再次調動龐大的軍力四征安南,但再次遭到失敗,元軍在安南境內麵臨艱苦的環境,加上安南軍的靈活戰術,導致元軍水師覆沒,元軍最終被迫撤退,這一次次的次慘敗讓元朝內外交困,對外戰爭受挫,對內經濟受損,最終不得不下詔罷征安南,兩國關係終於由戰爭走向和平!
也就是說,安南並非沒有獨立做主的可能,尊嚴全都是自己打出來的!
既然安南陳朝都能夠做到,他黎季犛這個篡了陳朝的大虞開國帝王,自然同樣能夠做到!
陳朝抵禦元朝入侵的先例就擺在眼前,黎季犛自然要借鑒學習,以此抵禦大明王師,慢慢將其拖垮,然後徹底趕出安南!
他到不敢去想反攻大明,從大明身上撕下一塊肉,畢竟這個時候的大明王朝,兵鋒太盛了些。
黎季犛心裡非常清楚,他能做的是通過拖將大明的糧道拖垮,讓大明朝堂覺得攻打安南得不償失,他們才會放棄安南,不再理會安南國內的動蕩。
說到底,大明之所以出兵,不過就是為了維護宗主國的臉麵罷了。
他們自己自己被安南給糊弄欺騙了,所以一怒之下才興兵來攻,想要找回場子,僅此而已。
那麼,隻要讓這些明軍吃吃苦頭,隻要讓大明意識到安南不是什麼他們想打就可以打的,那明軍自然會罷兵休戰!
但若是想要蛇吞象把大明惹急了,傾國來攻,安南覆滅就是旦夕之間!
這一次,黎季犛賭的就是大明覺得沒有好處之後會主動放棄安南,至於安南到底是陳朝還是虞朝,對大明有什麼影響嗎?
反正安南還是大明的藩屬國,該朝貢還是要去朝貢!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殘酷。
黎季犛計劃雖好,但是明軍根本就不上當,並不死命追趕。
隻要安南軍後撤,明軍就開始步步為營向前推進,然後派出民政官員對占領地的百姓進行編戶齊民,擺出一副穩步推進的架勢。
見此情形,黎季犛頓時就慌了。
「今日第一更,兄弟們多多投票支持,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