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給狗皇帝來點猛的嗷!(1 / 2)

李弘壁趕去準備。

點兵閱武也正式開始。

丘福重新回到點將台,從傳令兵手上接過幾麵令旗。

《孫子兵法·軍爭》有雲:“言不相聞,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旌旗。”

因為傳訊方式的簡陋,所以旗幟、鼓點、金聲、號角、燈火,這些是古代戰場上主要的通信聯絡信號和指揮手段。

古代軍隊運用旗鼓這種通訊和指揮方式,可以迅速而有效地將各種指揮號令、聯絡信號傳達給全軍。

但由於令旗內容複雜、頭緒繁多,必須花較多的時間來進行教學、訓練,方能使全軍每一士兵熟悉這一套指揮號令。

所以,訓練將士“辨旗幟”、“審金鼓”,是古代所有兵卒入伍後的第一課,《武備誌》中說:“練士者,先明旗之彆而要束之。”就是這個道理。

校場上麵這三萬餘名將士,乃是大明虎賁雄師中的精銳戰兵,“辨旗幟”、“審金鼓”這種基本常識自然不必多言。

“陛下諭旨,校閱開始!”

寂靜之間,伴隨著丘福一聲高呼,這場檢閱,亦是正式拉開帷幕。

咚咚咚!

戰鼓隆隆,軍旗獵獵!

隨著大都督丘福猛地揮動手中令旗,三萬餘名將士頓時接令,陣列迅速鋪展開來。

僅僅隻是幾個呼吸間,原本的戰兵軍陣便涇渭分明地分成了兩大陣列,兩個陣列皆有指揮變陣的將領。

沒有一絲一毫的雜音,也沒有任何人的呼喊號令!

將士全憑令旗信號而動,這便是所謂的令行禁止!

萬人軍陣,鐵甲森嚴,沉默如山。

在軍鼓之聲於旗幟號令之下,千人軍陣,或進,或退,或攻,或守!

進退有度,秩序凜然!

隨著丘福手中另一麵紅色令旗揮落,這是發起進攻的訊號。

原本兩個陣列還是攻守對峙,接著飛快變換陣列,弓箭列陣,槍戟排後,沙場上戰鼓忽然隆隆擂響,天地間頃刻戰雲密布,殺氣衝天!

繼而便是兩個陣列之間的對戰,雖是演習,但也氣勢激蕩,陣列雙方互相攻伐各有勝負,戰況竟與真實戰場一般無二。

冷風朔朔,戰旗獵獵,鼓聲還在天地間回蕩,一股濃濃的肅殺之意,已是覆蓋了天地之間。

金戈鐵馬,殺聲震天,整個校場瞬間變成了戰場,亦是一片火熱肅殺!

這等場景,莫說是朱棣與一眾將領,就連那些一向看不起武夫丘八的文臣縉紳,竟也有些難以抑製心中澎湃。

兵戈戰陣橫列,如山氣勢巍峨!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大丈夫當如是也!

與此同時,校場角落號舍裡麵。

李弘壁正滿心歡喜地看著眼前這堆東西。

放在他麵前的,正是大明軍中的製式火藥。

火藥的製造方法比較簡單,隻需要注意各種原料的比例和加工過程。

通常,硝石、炭和硫磺三種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後進行研磨和篩分,使其粒度均勻細小,最後將混合好的火藥裝入火藥筒或其他容器中,以備使用。

也就是說常說的“一硫二硝三木炭”,不過大明製式火藥的配比不太對,木炭的比例太多了,導致三者無法充分反應,燃燒性能和爆炸威力遠遠達不到預期效果。

而且這製式火藥各種原料雜質也很多,直接影響到了火藥的威力。

其實這種火藥,應該稱為“黑火藥”,威力也就那樣了,遠遠無法與後世的炸藥相提並論。

畢竟那位諾貝爾獎製定者、現代炸藥之父,可是生生炸死了自己的弟弟,連自己都被炸殘了,這才成功搗鼓出了殺傷力爆棚的現代炸藥。

李弘壁可不想去搗鼓這種危險東西,把自己炸成一灘肉泥。

他現在想做的,其實就是增強一下這火藥的威力,嘗試著做一個簡陋版本的炸藥包出來。

其實炸藥包這個東西,宋朝就已經出現了,並且還用於戰爭之中。

據記載,宋軍用火藥製作成簡易的炸藥包,然後加上一段長長的引信,綁在弓箭上發射出去。

在混亂的戰場上沒人會注意到地上隨處可見的弓箭,等引信燒完火藥就會在敵軍陣中引發大爆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