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十二道金牌(2 / 2)

隻見從車攆上走下欽差大巨,手捧一卷聖旨,見到眾將,說道:“陛下有旨,還請嶽元帥接旨。”

一旁早有軍士搬過香案,嶽帥與眾將跪地迎旨,就聽欽差傳旨道:“武勝定國軍節度使、神武後軍都統製、湖北京西路宣撫使兼營田大使、節製河北諸路招討使、開府儀同三司、太尉、武昌郡開國公嶽飛,今聞金龍嶺大勝,朕心甚慰,然春寒未儘,提兵按邊,征馭良苦,著汝回軍朱仙鎮,可戒飭所留兵馬,訓練整齊,如卿體國,即刻啟程,勿待多言。”

嶽飛跪謝接了聖旨,送彆欽差,回營坐定,著人請來韓、劉二元帥與手下心腹共商此事。

眾人坐定,嶽飛將聖旨內容說與眾人聽,而後道:“如今我軍攜大勝之勢,正當用兵,卻不料陛下傳旨回朱仙鎮養馬,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這時,一人拍案而起,隻見此人身材魁梧,麵容堅毅,濃眉短須,一雙虎目炯炯有神,正是英國公韓世忠。

韓世忠言道:“元帥以十萬之眾,破金兵百萬,亦非容易。今成功在即,不發兵糧,反召元帥兵回朱仙鎮,豈不是把一樁滔天的大功沉於海底?必是朝中奸臣,怕大將立功。元帥且自酌量,不可輕自回兵。”

旁邊一名相貌俊美的中年將領輕撫頜下短須道:“古雲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金人銳氣已失,我軍上下一心,鼓舞用命,恢複中原,在此一舉。依愚之見,不如一麵催糧,一麵發兵,直抵黃龍府,滅了金邦,迎回二聖。然後歸朝,將功折罪,豈不為美?”說這話的,正是樞密院都統製劉琦元帥。

嶽飛聽得二人這般說話,低頭皺眉,沉思良久後說道:“眾元帥好意,飛感激不儘,既是朝廷聖旨,怎能違逆不行?若如此,豈不是背了我母刺下的‘精忠報國’四字?”

說罷,傳令拔營起寨,還兵朱仙鎮,各處統領操兵練卒,待朝廷用兵。

春去秋儘,又有聖旨降下,眾元帥一同接旨,卻是令眾元帥暫回本鎮,候糧聽調,又命嶽元帥在朱仙鎮屯田養馬。

眾人送出欽差,歇息三日,韓世忠、張浚、劉琦三位元帥與各鎮總兵、節度使與嶽元帥作彆,各帶本部人馬,拔寨起身。

又是一年夏儘秋至,嶽飛在朱仙鎮上操兵練將,屯田耕種,這一日,嶽飛獨坐帳中,觀看兵書,突報聖旨來到。

嶽飛率眾迎旨,原來是和議已成,高宗皇帝召嶽飛回兵進京麵聖,加封官職。送彆欽差,嶽飛回營召來施全、牛皋二將,將帥印托付二人,說道:“二位賢弟,此次回京,當是凶多吉少,還請二位執掌大軍,謹守法度,莫要亂了法度,也不枉你等與我結義一場。”

正說之間,又報有內使執金字令牌,到軍前來催嶽飛起身,剛剛接過金牌,便又有金牌來催,不一會一連接到十二道金牌。嶽飛苦笑道:“這十二道金牌,實如十二道催命符一般,奸臣卻是怕我不死啊。”

說罷長歎一口氣,將帥印交托,點了四名家將,同張保、王橫一道起身。

眾將齊出大營跪送,朱仙鎮百姓聽聞嶽飛進京,一路扶老攜幼,同聲攀留元帥,一時間哭聲動天。

見此情形,嶽飛不由落下淚來,對百姓說道:“不可如此,聖上連發十二道金牌召我,怎敢違抗君命,等我不久還來,掃清金兵,還爾等清明太平。”

眾人無奈,隻得讓開一條路放嶽飛過去,眾將送了一程,各自灑淚作彆。

離了朱仙鎮,眼見大營漸漸消失在身後,嶽飛長噓了一口氣,心想道:“該來的終究還是要來,我苦心經營二十年,且看這遭如何?”

想罷嶽飛臉上露出個意味深長的笑容,便策馬向南而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