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四兄弟聚首(1 / 2)

就這樣,兩年時間匆匆而過,在王貴六歲時候,王明請來了啟蒙先生,來家裡教嶽飛和王貴讀書識字。同村另有兩家富戶,家主名叫湯文仲和張達,各有一子,名喚湯懷和張顯,年齡與嶽飛、王貴仿佛,於是一同送來王家,跟隨啟蒙老師一同學習。

嶽飛看著四人聚齊,心中不由感概,這幾人的結局書中都有記載,自己不必說,屈死在風波亭上。而湯懷是護送欽差張九成至敵營被圍,無奈自儘,乃是四兄弟中最早死亡的。張顯則是自己死後,染病不肯用藥而死。隻有王貴一人得享善終,最終做到了侍衛親軍步軍副都指揮使、福建路馬步軍副都總管,死後還追贈寧國軍節度使,但他也是四兄弟之中唯一一個迫於秦檜等人壓力,背叛自己的人。

看著眼前三個天真純樸的少年,嶽飛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將自己這幾個兄弟好生保護下來。尤其是王貴,更要留在自己身邊,絕不能讓他走上歧途,在後世背上罵名,也算報答王明一家收留自己與母親之恩。

這啟蒙先生來到王家,見過了幾位小公子,便開始講述四書五經。嶽飛自然是聽的津津有味,他前世雖然學的工科,但對古代典籍卻也十分喜愛,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與當下時代更是不同。先生講述時候,嶽飛偶爾發上一言,便令先生也大為吃驚,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作答。

反觀王貴、湯懷和張顯三人,都是家中獨子,嬌生慣養,哪裡有讀書的心思,每日裡隻在學堂裡舞槍弄棒,絲毫也不肯花心思在功課上麵。元寶小說

這一日,先生正在台上講述《大學》中的“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這一句。

先生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做為君王,必須要有仁愛之心,關懷百姓;做為臣子,必須要敬重君王,忠君愛國;做為子女,必須要孝敬父母,侍奉左右;做為父母,必須要關懷子女,常懷慈愛之心;與彆人交往,必須要誠實守信,不可欺瞞。這便是為人需要遵守的品德規範。”

先生說完,嶽飛抬頭問道:“先生說的有禮,不過學生有一疑問,還請先生解答。”

見先生點頭,嶽飛說道:“若是身為君王,卻是隻顧自己貪得無厭,對百姓和臣子全無仁愛之心,那麼做為臣子,是否還要敬重這樣的君王?若是為人父母,拋棄子女,毫無慈愛之心,那做為子女,是否還要對這樣的父母儘孝?若是彆人與我交往,常懷虎狼之心,那我是否還要對這樣的人誠實守信?還望先生指點。”

那先生聽嶽飛這麼一問,不由得汗珠滾了下來,他隻是一個普通書生,雖然將典籍記得精熟,但卻從未思考過這些問題。而且嶽飛所言,頗有離經叛道的意思,若是說了出去,隻怕會引來不小災禍。

最後他思考了許久回答道:“若是君王不賢,臣子更應據理力諫,幫助君王改過;若是父母不慈,子女還需好生孝敬,因為骨血難變;若是友人無信,你還是應當以誠待之,方顯自己品德高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