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仔細看過,將劍還鞘,又遞回給周三畏,說:“周先生,還請將此劍收了去罷。”
周三畏奇道:“嶽兄既然看了,為何不還價,難道此劍也不中意麼?”
嶽飛連忙擺手道:“非也非也,此劍乃是周先生府上至寶,價值連城,在下哪敢妄想,還請莫要取笑。”
周三畏將劍接過,放在桌上,說道:“嶽兄請坐。”
嶽飛回道:“周先生不必客氣,在下就要告辭了。”
周三畏又說:“既然嶽兄識得此劍,正要請教,哪有就行之理?還請安坐。”說完又吩咐童子換上新茶。
見嶽飛坐下,周三畏說道:“在下祖上原係武職,但如今已經三代習文,祖父曾言,此劍乃是至寶,與其在家中蒙塵,不如贈與有緣人。因此留下遺言:‘若有人識得此劍出處,便將寶劍贈與,分文不可受取。’今日見嶽兄好似識得此劍,因此便想要請教,或是此劍之主也未可知。”
嶽飛說:“在下疑似此劍,但卻怕說來不是,豈不貽笑大方。如今先生既然問,在下便說上一說,若是錯了,還請莫要見笑。”
周三畏笑道:“不妨事,還請嶽兄直言,在下洗耳恭聽。”
嶽飛想了想說道:“在下思量是此劍的原因有三。其一,先生姓周,傳聞此劍曾為晉代名將周處將軍所得,因此在下大膽有此猜測。此劍若是先生家傳,想必便是傳自令先祖周處將軍。”
嶽飛說完,頓了一頓,看向周三畏。周三畏不動聲色,說道:“嶽兄還請再說。”
嶽飛又說道:“其二便是在下有一把匕首,乃是先義父所贈,與此劍是同宗。”說罷從懷中掏出周侗所贈龍鱗匕首,遞給周三畏觀看。
周三畏抽出匕首,頓時感覺寒氣逼人,確是可與方才寶劍爭鋒的利刃,他將匕首歸鞘,還給嶽飛,笑著說:“看來嶽兄果然是心中早已認定此劍,不妨將其來曆細說一番。”
嶽飛將匕首放回懷中,又說:“小弟先義父曾說:‘凡劍之利者,水斷蛟龍,陸剸犀象。有龍泉、太阿、白虹、紫電、莫邪、乾將、魚腸、巨闕諸名,俱有出處。’此劍出鞘即有寒氣侵人。乃是春秋之時,楚王欲霸諸侯,聞得韓國七裡山中有個歐陽冶善,世人俗稱歐冶子,善能鑄劍,遂命使宣召進朝。這歐陽冶善來到朝中,朝見已畢,楚王道:‘孤家召你到此,非為彆事,要命你鑄造二劍。’冶善道:‘不知大王要造何劍?’楚王道:‘要造雌雄二劍,俱要能飛起殺人,你可會造麼?’歐陽冶善心下一想:‘楚王乃強暴之君,若不允他,必不肯饒我。’遂奏道:‘劍是會造,恐大王等不得。’楚王道:‘卻是為何?’歐陽冶善道:‘要造此劍,須得三載工夫,方能成就。’楚王道:‘孤家就限你三年便了。’隨賜了金帛彩緞。冶善謝恩出朝,回到家中,與妻子說知其事,將金帛留在家中,自去山中鑄劍。”
“這歐陽冶善來到鬆溪,見湛盧山清幽樹茂,薪炭易得,礦藏豐富,山泉清冽,適宜淬劍,就結舍於此鑄劍。三年方成,相傳劍之成時,精光貫天,日月爭耀,星鬥避彩,鬼神悲號。又因在湛盧山上鑄就,因此取命湛盧。時世上五大名劍是:湛盧、巨闕、勝邪、魚腸、純鈞,而湛盧名列第一。此劍可令頭發及鋒而逝,鐵近刃如泥,舉世無可匹者。”
“更為靈異者,此劍一出為三,歐陽冶善取三劍歸家,又引出一段報仇孝於千秋仰,節婦賢名萬古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