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定江南英雄露崢嶸 第二百三十四章 獻俘赴行在(1 / 2)

收複建康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大江南北,嶽飛也由此名震天下,就連身在越州行在的高宗皇帝得此消息也深受鼓舞,於是下詔命嶽飛前往越州麵聖。

而此時的嶽飛正在建康安撫百姓,重建新城,金軍既去,但建康慘狀令人不忍直視。徽宗崇寧年間曾有“戶一十二萬七百一十三,人口二十萬二百七十六”,而在嶽飛收複建康之時,約有四成死於金軍之手,又有五成被兀術大軍虜走,城中人口所存十不存一。死屍無人收斂掩埋,曝屍於溝渠、田畝間,任野獸啃食行人踩踏。直至紹興年間,高宗皇帝才下詔“凡虜所破州縣暴骨之未斂者,官府負責招募僧道收斂骸骨”。當時負責的建康知府葉夢得寫成《建康掩骼記》,當中記述了建康之慘烈情景,書曰:

“建康承平時,民之籍於坊郭以口計者,十七萬有奇。流寓商販,遊手往來不絕。建炎已酉冬,敵既大入,十一月壬戌,南渡自溧水徑趣浙,留其偽太師張真奴分兵五百薄建康。宰相杜充率麾下北去,知府事陳邦光以城降敵,由是未儘肆其虐,彆築城於西南隅以居,取城中器械、子女、金帛儲之,禁吾民毋得出州城。明年夏回,自浙東五月複至建康,與所留兵合,丙午入城。始,料其強壯與官吏以兵圍守於州之正覺寺,散取老弱之遺者悉殺之,縱火大掠越三日,府署民廬皆儘,乃擁從去。凡驅而與俱者十之五,逃而免者十之一,死於鋒鏑敲榜者蓋十之四。城中頭顱手足相枕藉,血流通道,傷殘宛轉於煨燼之間,猶有數日而後絕者。官軍繼收複。又一年,烏鳶所殘,風雨所蝕,阡陌溝渠,暴骨皆充斥,行者更踐蹙,居者雜臥起,與瓦礫荊莽相半也。紹興辛亥天子在會稽,秋大饗明堂,詔‘凡敵所破州縣,暴骨之未殮者,官為募為僧若道者,收瘞累數至二百則得度。’於是州之寺五得其四,業精勤者二十人,益以貧民之餓者,食而佐之。度城四隅髙原隙地各為穴以待藏。出羨榖二百斛,錢三百萬以給費。為籍日校其所獲以時,檢察之人欣然將樂效力,閱十九日,得全體四千六百八十有七,斷折殘毀不可計以全者,又七八萬,以次入於穴,而城中之骸略儘。”

嶽飛麵對如此慘狀,著實心痛,一麵率眾將士收攏流民,救治傷殘,一麵將徐仁召來,協助錢需等官吏一同收拾殘局。當詔書來到時,嶽飛不敢怠慢,便將俘虜中的萬戶、千戶裝入囚車,帶著嶽雲、張保、王橫並三百人馬往越州而去。

一路無話,嶽飛來到越州,將俘虜獻於駕前,高宗皇帝龍顏大悅,正逢浙西、江東製置使張俊也入朝麵聖,於是高宗會二人於殿上。

張俊一入大殿,見到嶽飛,微笑點頭道:“鵬舉,聞你大破兀術,收複建康,實乃是天大的功勞。”

嶽飛躬身行禮道:“全仗聖上洪恩,張帥用兵,才有建康大捷,因此鵬舉不敢專功。”

高宗皇帝和張俊見嶽飛謙恭有禮,雖有大功卻不居功自傲,於是在心中不住點頭。

隨後高宗皇帝又仔細詢問了牛頭山四戰兀術,靖安鎮破敵之事,嶽飛一一細說與眾人聽。當聽到高寵獨挑十輛鐵華車,累至脫力時,朝堂上君臣無不倒吸一口涼氣。高宗讚道:“有此勇將,何愁金人不破!”又命人取來紙筆,於禦案上手書“武運昌盛”,又書“精忠嶽飛”共計八個大字,命內侍送去繡衣坊,依字樣繡成兩麵旌旗,要贈予嶽飛。

嶽飛連忙跪地謝恩,一旁張俊笑道:“鵬舉,聖上待你恩寵有加,便是我征戰多年,也不過隻得聖上數卷手書,旌旗一麵而已。自今日起,你當率嶽家軍儘忠報國,驅逐韃虜,以報聖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