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定江南英雄露崢嶸 第二百五十六章 秦檜歸行在(1 / 2)

這一日,高宗皇帝上朝議事,班中轉出右相範宗尹說道:“臣啟陛下,今有淵聖皇帝駕下禦史中丞秦檜自金營中逃回,乞見陛下。”高宗皇帝便命人將秦檜宣上殿來。

片刻之後,秦檜入朝,朝堂君臣細看來人,隻見那秦檜乃是一中年文人模樣,一雙八字眉下是對吊梢三角眼,雙顴突出,鼻梁高挺,薄唇緊閉,頷下短髭,體型微胖,身高腳長。

高宗皇帝也略知此人,其於政和年間得中進士,又於宣和任太學學正,後累官至禦史中丞。當初也曾主張抗金,反對割地求和。金軍攻占開封後,因反對張邦昌僭位,而隨二帝被金軍驅擄北去後杳無音訊。

如今忽然歸來,便是高宗皇帝也有些疑惑,他見秦檜身著麻衣,形容憔悴,便問道:“汝何得歸?”

秦檜聞言跪地山呼萬歲後泣道:“臣隨完顏撻懶南下,趁夜殺監卒奪舟逃回,至此方見龍顏,實乃陛下聖恩所佑。”

朝中有人便問道:“其與傅、樸同拘,而檜獨歸;又自燕至楚二千八百裡,踰河越海,豈無譏訶之者,安得殺監而南?就令從軍撻懶,金人縱之,必質妻屬,安得與王氏偕?”

但右相範宗尹曾與秦檜交好,便出頭替其解疑道:“靖康時秦檜曾上書為趙氏爭存宗廟之言,臣存有此書,陛下觀之可鑒其心。”於是從袖中取出一紙文字,呈於高宗皇帝麵前。

高宗皇帝打開,隻見上麵道:“檜荷國厚恩,甚愧無報。今金人擁重兵,臨已拔之城,操生殺之柄,必欲易姓,檜儘死以辨,非特忠於主也,且明兩國之利害爾。趙氏自祖宗以至嗣君,百七十餘載。頃緣奸臣敗盟,結怨鄰國,謀臣失計,誤主喪師,遂致生靈被禍,京都失守,主上出郊,求和軍前。兩元帥既允其議,布聞中外矣,且空竭藏,追取服禦所用,割兩河地,恭為臣子,今乃變易前議,人臣安忍畏死不論哉?宋於中國,號令一統,綿地萬裡,德澤加於百姓,前古未有。雖興亡之命在天有數,焉可以一城決廢立哉?昔西漢絕於新室,光武以興;東漢絕於曹氏,劉備帝蜀;唐為朱溫篡奪,李克用猶推其世序而繼之。蓋基廣則難傾,根深則難拔。張邦昌在上皇時,附會權幸,共為蠹國之政。社稷傾危,生民塗炭,固非一人所致,亦邦昌為之也。天下方疾之如仇讎,若付以地,使主人民,四方豪傑必共起而誅之,終不足為大金屏翰。必立邦昌,則京師之民可服,天下之民不可服;京師之宗子可滅,天下之宗子不可滅。檜不顧斧鉞之誅,言兩朝之利害,願複嗣君位以安四方,非特大宋蒙福,亦大金萬世利也。”

高宗皇帝看罷,將書傳於秦檜,並問道:“此果然是卿所書否?”

秦檜連忙答道:“正是微臣當年所書。”高宗皇帝點頭嘉許。

當日退朝過後,高宗皇帝密召秦檜入見,問二帝及母後消息。

秦檜奏道:“建炎二年八月,二帝至金國上京。建炎四年七月二帝徙五國城,距金國上京往東北去有一千裡遠。九月太後鄭氏崩於五國城。二帝及太後韋氏、皇後邢氏聖體皆安。”高宗聞奏,龍顏大悅。

高宗皇帝又問道:“卿久居金營,對如今天下之事,可有見解?”

秦檜回道:“如欲天下無事,南自南,北自北。”

高宗皇帝疑惑問道:“此言何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