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之中,宇文虛中乃是宋朝使節,被粘罕扣住,送至上京,但完顏吳乞買見其一表堂堂,文采卓然,因此心甚愛之,於是便要對其封官,但數次皆被宇文虛中所拒。金人愛其才華,又敬其不畏強權,故而皆敬稱其為國師。
韓昉和韓企先皆是遼屬漢人,在金國滅遼之時歸降,又因兩人皆有才能,於是韓昉累遷至如今的禮部尚書,而儲君合剌更是師從於他,學習漢文。韓企先則是如今的尚書右丞,其人博通經史,為官擇人,專以培植獎勵後進為己任,因此在金國朝堂之上極有人氣,世稱其為賢相。
這三人皆朝中大才,因此完顏宗乾將三人邀來共商大事。此時見其問起,三人眼神交換,便明其意,此舉無非便是讓三人站隊而已。且完顏宗乾對漢人一向頗為敬重,對漢人文化亦極為推崇,因此一向與三人私交不錯。於是三人起身說道:“以後朝中大事當以大郎君為首。”
完顏宗乾笑著搖搖頭道:“非也,朝中之事,當以新君為首。”而後又說道:“如今之事,以三位來看,當以何事為先,何事為緩?”
此時職位最高的韓企先說道:“在下治政事已久,深覺如今金國勢大,勃極烈一製已然不合時宜,當下之計,須整頓吏製,效仿南朝,設百官以行政事。”
完顏宗乾沉思良久,說道:“太宗皇帝亦早有此意,在下也覺得此事當行,但當年太宗皇帝在時推行此事亦是困難重重,六部之中,也隻設立了禮部和吏部,軍政大事猶是諸位勃極列決斷。新皇方即位,又兼年幼,便要做此大變,隻怕是操之過急。”
聽到此言,韓昉開口道:“大郎君過慮了,先皇乃是守成之君,又兼與朝中各位勃極烈有舊,因此心有顧慮,故而難以推行。而新皇初登大寶,自然無所顧忌,正是推行此事的絕佳時機。”
完顏宗乾緩緩說道:“如今勃極烈之中,以蒲魯虎為首,我與粘罕分為左右,蒲魯虎有勇無謀,不足為慮,唯粘罕手握兵權,又名望極高,恐有阻攔,便難實施。”
三人直到此時方才明白完顏宗乾的深意,原來其所慮唯有粘罕而已,韓昉和韓企先頓時陷入沉默。這二人乃是金國重臣,自然知道粘罕之能,一旦粘罕失勢,實在是對金國的一大損失,但此時完顏宗乾將問題拋給他們,便是要他們表態,這一時間將二人難住,不知該如何是好,隻能拿眼去看宇文虛中。
此時的宇文虛中雖然表麵波瀾不驚,但內心已是狂喜,雖然自己身在金國,但其心中仍存故國,而粘罕作為靖康之變的罪魁禍首,自然令其痛恨不已。可粘罕位高權重,便是自己有心複仇,卻是力有未逮。如今若是能夠借完顏宗乾之手,將粘罕除去,一來去掉金國主戰派的為首之人,使其國力受損,二來亦可為受辱的徽、欽二帝和死在粘罕大軍手上的親朋好友們報仇雪恨,當真是一舉兩得。完顏宗乾苦無削弱粘罕之計,但自己卻有,放眼古今,此時的粘罕處境便如唐德宗時郭子儀一般。
郭子儀當年平定安史之亂,收複河北、河東兩地,後又收複兩京皆有大功,而且在吐蕃、回紇入侵之時,單騎說退回紇,舉兵擊潰吐蕃更使得其聲威於晚年之時達到頂峰。郭子儀於當時位高權重,經肅宗、代宗兩朝仍屹立不倒,可謂是中唐時第一權臣。但當德宗即位之後,對這位攝政大臣、三朝元老馭下不嚴的情形極為頭痛,最終想出一計來方才使這位老臣徹底謝幕。
唐德宗先是拜稱郭子儀為尚父,效周武王與薑尚故事,隨後又將其進為太尉兼中書令,又將其封邑擴大,增實封滿二千戶,月給千五百人糧、二百馬食,又提拔其子弟、諸婿遷官者十餘人。待得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唐德宗突然將其調離權力中心,充任皇陵使,隨後很快便免去了他其它使職、副元帥等實職,兵不血刃地下放了這位三朝老臣。而如今的粘罕便好似當年的郭子儀一般,合剌為何不能是當年的唐德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