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次日天剛放亮,羅延慶起身,突然下麵有人著急來報,說黃佐率其麾下百餘人連夜去投嶽飛了。聽到這消息,頓時把羅延慶驚了個目瞪口呆,原來自己昨夜思索許久,想著如何內應,擊退黃佐,誰料黃佐竟然先一步自己投了嶽飛。
黃佐這一手,雖然令羅延慶的想法儘數落空,但這樣一來也省了許多麻煩,於是羅延慶傳令下去,命大軍集合,隨後自己對眾人說道:“諸位兄弟,我等久居楊幺之下,如今其自稱大聖天王,每日錦衣玉食,哪裡還有從前所說等貴賤、均貧富之事?此次朝廷命嶽節度前來清剿叛軍,昨日陣前,爾等也看到其軍容之壯,若是與這般雄師相對,隻怕難有勝機。如今黃佐已然投在嶽節度帳下,並無責難,故我也有意率眾相投,為諸位脫罪,諸位以為如何?”
下方賊軍議論一番後皆稱善。於是羅延慶命麾下將官整頓人馬,自己則獨自一人徑往嶽飛大營而去。
此時嶽飛已經收到踏白軍軍士來報,便帶著楊再興一道出迎,三人相見,自然喜不自勝。過不多時,羅延慶麾下將人馬帶到營前,嶽飛命將投降賊兵儘數歸於潭州,隨後在營中擺了一席酒,為羅延慶和黃佐慶功。
席中,嶽飛舉杯說道:“兩位兄弟真丈夫也,知逆順禍福者無如你二人,你二人姿力雄鷙不在時輩下,果能為朝廷立功名,一封侯豈足道哉,吾欲遣你二人複至湖中,視有便利可乘者擒之,可以言語勸者招之,你二人能卒任吾事否?”
羅延慶和黃佐連忙離席下拜,說道:“我等受節度厚恩,雖以死報,必不敢辭,惟節使命!”
嶽飛大笑,舉杯再敬二人,又言道:“羅兄弟與嶽某自汴京一彆,已有十餘年,今日你與黃將軍率眾來投,免了眾人刀兵之禍,實乃為嶽某力助。今日之後,便上表為二位將軍請功。”
二人連忙推辭,口稱不敢。
次日天明,羅延慶與黃佐拜彆嶽飛,往各處水寨招降清剿叛軍,而嶽飛則與眾將於堂上計議。
其中張憲提出疑問:“恩師為何遣二人複返寨中,寨中失了兩萬人馬,豈有不防之理?二人又該如何行事?”
嶽飛笑道:“你觀賊兵如何?”
張憲有些不屑地說道:“不堪一擊,弟子親提一旅,必可一戰而下。”
嶽飛皺皺眉頭,說道:“若是於平原之上,你這話我自然相信,但賊軍大寨在湖中,你當如何飛過天險,去到賊營?”
張憲不知如何回答,於是隻能說道:“是弟子魯莽了。”嶽飛點點頭對眾將說道:“諸位莫因其是賊軍而放鬆輕視敵人,還請牢記,獅子搏兔,亦用全力。況且楊幺能縱橫洞庭數年,又數度將官軍打得大敗而歸,必有其手段,若是太過輕敵,隻怕到時陰溝翻船亦未可知。如今召諸位前來,便是商議此事。楊幺久居洞庭,又兼船堅炮利,而我水師未曾跟來,又無大船,隻怕急切難與其在湖中爭雄。故而我遣羅、黃二將複返各種水寨,便是先清掃楊幺外圍,再圖計議。諸位以為如何?”
眾將議論紛紛,但一時間也拿不出如何應對賊兵大船之計來。
就在此時,下方閃出一人,說道:“下官有一計,還請嶽帥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