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戰荊襄英雄聲威盛 第三百六十七章 江南俱太平(2 / 2)

嶽飛點頭道:“然也,賊兵雖行惡事,但亦是我大宋百姓,若是一味殺戮,到時十室九空,我等便是驅逐金人,又哪裡來的百姓經營?爾等須知,金人非我族類,殺之可矣,但各處盜匪若無大害者,當網開一麵,行仁者之事也。”

牛皋等人聞言敬服,於是嶽飛帶領眾將來到營中收押俘虜之處,對一眾人說道:“爾等為禍江南已有數載,本當殺之以儆效尤,但念在爾等為生活所迫,又被鐘相所惑,故不究爾等之罪。如今若有願從軍者,則充入官軍,若不願從軍者,則嶽某供給米糧使之歸田。”

一眾俘虜聞言如蒙大赦,紛紛叩頭相謝。隨後嶽飛將一眾俘虜分開,有自請歸田者有兩餘七千餘人,隨後在願從軍者中挑選五萬人馬,命張憲帶回鄂州,交由陳淬訓練後充入嶽家軍各軍。其餘有老弱者,皆放之歸鄉,剩餘數千人馬交由潭、鼎二州充為守城軍士。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嶽飛命人於各處張榜,使人複聚於洞庭湖上。數日之後,行旅之往來,居民之耕種,頓若無事之時。而這一戰,對於嶽飛來說一方麵將嶽家軍兵力補充至十萬餘人,並且收獲了大批水性極佳的水軍與戰船,使得其水軍正式建立。隨後命楊虎為水軍統領,阮良為副,著力打造嶽家軍水軍。自此,沿江一路,唯韓世忠水軍能與其相提並論,其餘各軍再無這般強盛水師。

捷報傳回朝廷,高宗皇帝龍心大悅,他萬萬不曾想到,嶽飛能夠以如此之快平定湖寇,於是命內侍奉銀帛茶藥至軍前撫勞將士,同時手諭褒獎嶽飛道:“湖湘阻深,奸凶嘯聚,曩命往伐,用非其人,輕敵寡謀,傷威損重,遂令孽寇,久稽靈誅。卿勇略冠軍,忠義絕俗,肅將王命,隃集長沙。威棱所加,已聞聲而震疊,恩信既著,宜傳檄而屈降。消時內侮之虞,宣予不殺之武。非卿威名冠世,忠義濟時,先聲所臨,人自信服,則何以平積年嘯聚之黨,於旬朝指顧之間。不煩誅夷,坐獲嘉靖,使朕恩威兼暢,厥功茂焉。”

而在最後論功之時,嶽飛將功勞上報,獨扣下了嶽雲之功,此事實張浚所知,心中大為感動,對左右說道:“嶽侯避寵榮一至此,廉則廉矣,然未得為公也。”

於是親自在請功奏章上加了一句:“湖湘之役,嶽雲實為奇功,以雲乃飛子,不曾保明,乞與特推異數。”

於是高宗皇帝親自下旨,進嶽雲為武翼郎,以表嶽雲之功。

隨後朝廷下旨,命嶽飛將大軍還屯鄂州。臨行之時,黃縱說道:“今日不血刃而平大寇,散匿於湖山者亦多矣。賊見德而未見威,甚懼其複反也,宜耀兵振旅而歸。”

嶽飛深以為然,於是命嶽家軍上下整軍還兵,並在鼎州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閱兵儀式,周圍百姓見嶽家軍軍律嚴整,旗幟鮮明,觀者無不谘嗟歎息,自此再不聞叛亂之事。與此同時,嶽飛在征討楊幺過程之中的善舉,也被當地百姓傳頌,即使數十年後,亦有當地百姓聽聞其官稱,必有手加額,以示敬意。

而朝廷也在嶽飛的建議下,對洞庭百姓大行仁政,“潭、嶽、鼎、澧、荊南歸業之民,其田已為他人請佃者,以鄰近閒田與之,仍免三年租稅。即原無產業,願受閒田者,亦予之。”自此,荊湖路一帶在經曆了天災人禍之後,終於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也為之後嶽飛的北伐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但若是論到受益最大者,無疑便是嶽家軍,經此一役,嶽家軍收攏各處降兵,又兼並了荊湖路的一批人馬,使得手上掌握的人馬已超十萬。而且這十萬人馬都是由陳淬訓練考核,淘汰之後最終形成的數字,若是加上其餘後勤、後備軍,人數更是突破到十五萬有餘。

大戰過後,嶽飛歸心似箭,往鄂州而去,其心情正如他詩中所寫一般:

“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而嶽飛卻不知道接下來迎接他與嶽家軍的又將是何等挑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