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姚氏停了停,喘了口氣,嶽飛見狀,連忙說道:“孩兒不孝,卻令母親牽掛。”
姚氏笑著說道:“我兒之孝,眾人皆知,何來不孝之說?為人父母者,牽掛子女本屬應當。況且自來到江南後,我每每上街,所過之處聽聞我是嶽飛之母,無不敬歎,由此可知我兒功績。我兒乃是做大事的人,為國為民,不負當年為娘為你所刺之字,此乃大孝。”
嶽飛聞言更覺心酸,在這家中,他深深知道身邊的這兩位女性為他付出良多。李娃自不必說,為他生兒育女,服侍公婆,操持家務,可以說是事無巨細,皆出於她手。姚氏則孤身一人,撫養他成人,教他做人行事的道理,可謂是他人生路上的第一任良師。反倒是他自己,因為一心想著逆天改命,三十餘年中倒有近半數時光不在家中,即便回家,也是來去匆匆,若非這婆媳二人對自己支持良多,隻怕自己如今能否取得這般成就都很難說。
想著這些,嶽飛悲從中來,不自覺地伏在母親身邊,將母親的手貼在自己臉上,淚流滿麵。
姚氏看著自己兒子這般傷心,心中亦是酸楚,想到自己前半生雖然與丈夫相敬如賓,但卻是膝下無子。等到有了嶽飛,卻又因一場洪水,與丈夫天各一方,無依無靠。再到自己含辛茹苦將嶽飛養大成人後,一家團聚未經多久丈夫便撒手人寰。更何況自從嶽飛從軍之後,更是聚少離多,卻是令兒子心中有憾。
想到這裡,姚氏用手輕撫嶽飛頭頂,說道:“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你身負大誌,豈能做這般小兒女姿態?將我那些孫兒喚來,我亦有話說。”
李娃聞言,連忙打開門,準備去叫孩子們,一開門就見嶽雲領著弟弟妹妹立在門口,個個雙目垂淚,於是將一眾孩子們帶入房中。
嶽雲自幼幾乎都是跟隨李娃和姚氏長大,祖孫感情比起其他弟妹來更是深厚。因此見到祖母容顏,倍感心痛,他跪到一旁顫聲道:“祖母還請好好休養,孩兒還等著你身子好些了帶你去郊外看看山河。”
姚氏笑道:“祖母唯一的遺憾便是未能親自為你操持婚事,你年歲已足,閒暇時便去鞏家莊將鞏家小姐迎來吧,若能早些為嶽家添枝開葉,祖母便是在九泉之下亦為你歡喜。”
嶽雲泣道:“孩兒近日便去接鞏家小姐來家中團聚,到時還要祖母親自主持。”
姚氏笑笑卻並不答應,隻是望著下方跪著的嶽雲、嶽雷、嶽安娘和嶽霖,笑著對嶽飛和李娃說道:“我這一生,可謂無憾,昨夜夢到你爹,想來亦是來喚我同往,如今看我嶽家枝葉繁茂,兒子成器,兒媳賢惠,便是見了你爹,亦可笑對。我去之後,不必鋪張,隻需將我遺骨與你父同葬便可。萬望你夫妻二人攜手同行,教育子女成才,則我與你爹在九泉之下亦為之欣然......”
說到此處,姚氏越說聲音越低,最後將頭一歪,閉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