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搗中原英雄惜落幕 第四百四十三章 朝中施暗手(2 / 2)

雖然秦檜隻是隱晦地點出嶽飛如今功勞聲威已到頂峰,一旦攻破宋朝舊都,徹底光複中原,到時隻怕將封無可封,但高宗皇帝立即敏銳地抓住了秦檜話中的潛台詞,那就是“如此大功,除非封以王爵,否則一旦嶽飛麾下將士不滿,隻怕黃袍加身的故事就會再度重演。”

雖然高宗皇帝對待金人畏之如虎,敬之如父,但麵對諸路大將卻是時刻保持著自己帝王的矜持與高傲。在他眼中,功勞即使大到如韓世忠、嶽飛等輩,也無非是趙氏宗室所養的鷹犬罷了,若是不能像張俊一般聽話,就算其立得再大的功勞也是無用。而且如今嶽家軍已經打到開封外圍,一旦攻克舊都,那幫大將和愚忠之臣會不會讓自己重返舊都,恢複宗祠呢?到時自己於臨安一隅安享太平的美夢豈不是就此破碎了麼?那時身在前線,一旦金人來犯,隻怕連跑的機會都沒了。

想到這裡,高宗皇帝沉聲說道:“戰至此時便已足夠,當初朕隻命嶽州進軍蔡州,觀察敵勢,誰料他竟然違詔北上。雖有寸功,但抗旨一事卻是不得不究。如今當令其回軍方好。”

秦檜點點頭道:“臣亦是此意。不過如今各地群情激憤,正要借嶽家軍威勢,光複舊地,若是貿然使其回軍,一則恐其違詔不從,使朝廷顏麵儘失,二則恐生民變,反使國家生亂。”

高宗皇帝沉思片刻問道:“那依卿之意,該當如何?”

秦檜眼珠一轉,說道:“順昌府原屬京西路,本就是嶽飛防區,不如下詔使劉錡還兵,令嶽飛屯兵駐守,到時其兵力分散,若不回軍,則將被金軍各個擊破,故而臣判斷其必定回軍。如此一來,豈不是名正言順?”

高宗皇帝聞言大喜,立即傳詔下去,命人星夜送往身在郾城的嶽飛手中。

當嶽飛接到詔諭後,立即明白高宗皇帝意圖,但此時戰局正在如火如荼之時,怎能輕易變更戰略,於是他立即上疏道:“臣日下具名聞奏劄送臣疾速施行,臣除已恭依前項聖旨指揮施行外,臣契勘近準樞密院劄子節文,奉聖旨順昌府舊屬京西,合撥屬本路,並要嶽飛分撥兵將,嚴為守備。劉錡候嶽飛差到兵馬,將所部起發,前去鎮江府聽候指揮使喚。本司契勘,所管軍馬已分布調發前去陝、虢、西京、陳、蔡、潁昌、汝、鄭州一帶,並已有差往河東河北措置事宜,已兩次申奏,乞將劉錡一軍且令於順昌府屯駐,庶幾緩急,可以照應,去訖伏望聖慈,特降睿旨,依臣已申奏事理施行,謹錄奏聞,伏候敕旨。”

將奏章送出後,嶽飛猶不放下,另上疏道:“虢州亦元屬陝西,欲望聖慈,特降睿旨,將虢州依舊撥隸川陝宣撫司,其知虢州武赳,並元帶去軍馬卻乞發還本司,應副使喚。及寄理武功大夫、博州刺史、河南府兵馬鈐轄李興,本司先次依已得聖旨,便宜指揮,差兼本司左軍統製。今據李興申準朝廷,指揮差知河南府兼本路安撫使,今來措置,事宜之間,照應不一切,恐有誤指蹤,並蔡州、汝州近準,朝廷撥隸京西南路,欲乞將逐州依舊撥隸河南府路,彆差帥臣。並蘄、黃、光州元屬淮西,亦乞並撥隸本路。庶幾歸一緩急,不致誤事。隻乞令臣依舊為朝廷守湖北京西兩路以備緩急使令,謹錄奏聞,伏候敕旨。”

當嶽飛將兩封奏章送出,也不禁陷入深思,如今自己大軍兵分數路,雖然屢獲捷報,但過長的戰線無疑也分薄了自己的力量,一旦金軍聚力來攻,到時隻怕反而是處處受製。想到此處,嶽飛立即下令,命嶽家軍儘速集結,分作兩路,一路歸於郾城,由自己統領,另一路歸於潁昌,交由王貴指揮。

但就在嶽飛調集人馬的同時,久經戰場的兀術也發現了嶽家軍四處分散的問題,於是,一場針對嶽飛的攻勢也緩緩展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